第83章:春耕大典,振民育德

滇王传奇 马飞剑 1355 字 9个月前

星辰运转,日月如梭,转眼进入春耕节。

春耕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到春耕节这天便会“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不敢有失农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习俗,还将其当做一项重要国策施行,每逢春耕大典,都要举行耕籍田之礼,亲率公卿诸侯躬耕籍田,“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固然是摆摆样子,但通过这一表率足以表明君王对农业生产之重视。正是这些先皇圣君,奠定了泱泱华夏数千年来都是农业大国这一历史地位。

在先民眼中,天地之间生命平等互通,互相感应、互相影响,先民在种植粮食作物前,须先祭祀“社稷”之神。“社”是土地神,祭祀土地神时,集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之土覆于祭坛上,代表王权统领的国家疆域都获

得祈福;“稷”是谷物神,是五谷之长、百谷之王,故称谷神为稷。然五谷众多,不可遍祭,故立稷而祭之。一年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百姓都会隆重祭奠“社稷”,向土地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感恩谷物神赐予养育之恩。

临近春耕时节的会稽郡,常有百姓到司马府请愿诉苦。

今日便有几位枯瘦如柴的老汉结队到司马府门前请命。庄蹻刚一出府门便遇到几位老人跪地高呼:“大司马啊,你给百姓分了土地,百姓感恩戴德。如今土地开垦出来了,眼看就到春耕节,却无种粮入土,大家都心急如焚啊!大司马,你行善行到底,要为百姓们想法子啊,若是错过春耕节,土地又得荒芜,明年又要遭遇大饥荒了…”

庄蹻走至跟前,逐一扶起几位老人安慰道:“老人家,勿要泄气,我比你们任何一位都着急。前些日子,我已派信使向左徒大人求粮种,过不了几日,粮种便能运抵会稽城。你们先回去耐心候着,左徒大人绝不会让百姓们失望!”

一位老人疑惑道:“左徒大人是何人?他能否靠得

住?”

庄蹻仰天长叹一声,正言回道:“左徒大人乃屈原先生,若无先生向大王索要度命之粮,大雪灾期间不知还要饿死多少百姓!先生乃是庄蹻之救命恩人,也是会稽郡百姓之救命恩人,你们说他能否靠得住?”

“如此说来,朝廷也有好官,左徒大人是好人,是好人!”老人们连连点头,躬身施礼,彼此搀扶着退却,“我们这就回去耐心等候,耐心等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会稽陷入一片焦灼等待中。

终于在一个晚霞染红天际的傍晚,屈原派出的送粮小队有了消息,一名随行的黑衣信使纵马飞入会稽城,直奔司马府,此时庄蹻正在书简。

信使直入府内禀道:“禀大司马,左徒大人向大王求得五百石粮种,特派一个车队押送。车队现已过姑苏城,明日午时即可抵达会稽城!”

庄蹻听到消息后,放下竹简,兴奋至极:“信使辛苦,先下去休息。来人,即刻唤文昂与黑神到司马府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