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绕,思君忆君。
至此以后,屈原只要忙完正事,便独自徘徊在兰台的花簇甬道间,沿着曾陪郑袖娘娘走过的那条小径,走第二遍,第三遍…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月黑风高,心中的湘夫人在向他招手呼唤,时而明晰,时而模糊。如此折腾了近半月时间,萦绕在心中的诗意终于蓬勃而发。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午夜,屈原突然从月下的兰花丛中匆匆跑回书房,展开一卷白色丝帛,提笔开始写那首多日萦绕心间的《湘夫人》。思绪如电光闪现,笔势如雷霆奔走,半柱香工夫,一首长诗便在一气间呵成。屈原抓起这张丝帛,闻着上面的墨香,读着这些信手拈来的诗句,宛如神来之笔,兴奋得彻夜难眠。
次日一早,楚怀王离开南宫去上朝了,郑袖还躺在卧榻上睡美人觉,一位侍女进入寝宫禀报:“娘娘,三闾大夫屈原在宫外求见,说是来为子兰讲学。”
郑袖忙从卧榻上起身,走到摆满各种胭脂水粉的铜镜前照了照面容,吩咐几名侍女:“赶快替本宫更衣整容,另外去叫子兰也过来。”
侍女们分头行动,几名侍女手忙脚乱给郑袖更衣化妆,一名侍女跑出宫殿,去传唤子兰。约摸过了一刻钟,一位束发少年进入宫来,此人正是子兰,虽长得眉清目秀,行为举止却吊儿郎当,一眼看去便是纨绔子弟。子兰怒气冲冲跑到郑袖身旁请了个安:“孩儿正与太子斗蝈蝈呢,母后一大早传唤孩儿有何要事?”
“母后给你请了位先生,”郑袖已经盛装打扮,走出寝宫,来到正堂,“从今往后,你要勤学苦练,日后好替你父王分忧。”
子兰转身在正堂找了一圈,未见旁人:“那位先生在何处?”
郑袖这才想起尚未请屈原入宫,忙命侍女出门去请屈原。
片刻后,屈原着一身白色素衣,意气风发进入宫来。见这南宫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敞阔华美,陈列着各色奇珍异宝,轻纱浮动,侍女翩跹,宛若进入仙境,其奢华令人瞠目。屈原刚从惊叹中回过神来,晃眼便见到端坐在正堂上的郑袖,忙跪地而拜:“屈原拜见娘娘!”
郑袖起身至屈原身前,双手搭在屈原的双肩上,轻轻将他扶起:“三闾大夫,古之有礼,先生当与父
母平辈,往后见到本宫就不用行跪拜之礼了!”
屈原起身谢礼:“屈原听从娘娘旨意。”说话间,郑袖已将屈原引入正堂入座。
郑袖招手唤来子兰,嘱咐道:“子兰,这位便是屈原先生,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快过来行拜师礼吧!”
子兰并不情愿,满脸委屈来到屈原身前跪下:“子兰叩拜先生!敢问先生,将以何才学教授学生?”
屈原面带笑意问道:“不知王子想学甚本领?”
子兰摆手道:“反正圣贤书籍我不想学,帝王之术我不想学,诗词歌赋我也不想学。”
屈原顿觉疑惑:“除了这些,还有甚可学?”
子兰绘声绘色:“我只想学斗蝈蝈之术,我那个绿色大将军多次输给太子,我一定要赢回来!我还想学鸟语,我那只虎皮鹦鹉总是不会说话,我想与它交流…”
屈原听后,笑意顿消,一阵愁云笼上脸来。
郑袖瞥见了屈原不悦,急忙挥手叱责子兰:“够了,别再说了!先生满腹诗书,性情高雅,岂能教你这些鸡鸣狗盗之术?今日首次拜师,不用讲学了,你先退下吧!”
子兰嘟囔着嘴起身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