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梭,楚怀王行猎巫山转眼过去六载,屈原已到弱冠之年。《礼》载:二十曰弱冠,成人之道也。古人有“弱冠弄柔翰,卓越观群书”之说,其实屈原早在幼学之年便卓越观群书了。
“江陵千树橘”,楚地江陵一带自古便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之习性十分独特,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结出又苦又涩的枳实。《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这个金秋的乐平里,有木皆橘树,天公作美,风调雨顺,正是黄橙橙的橘子成熟之季,屈原与勤劳的村民们正在橘林中采摘橘子,每家每户都收获了几大筐黄橘子。百姓的幸福很简单,只要耕者有其田,民有恒产,便有恒心,荡漾在百姓脸上的笑容犹如黄锃锃的橘子。
午休时间,屈原爬上高丘之上的橘树,带领着村里青年男女吟唱起他最近刚作的诗歌,其乐融融,歌声飘荡在果实累累的橘林间。其歌曰: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橘树乃造化所赐,生于荏草之中,而贞于独立,不随草靡。橘树吸天地日月之精华,受命不迁,生在南国,根深不徙,志向专一,故成一代嘉木,绿叶离离,果实灿灿。橘树刚正不阿,无几无私,品行高洁,与世无争。橘树有志有德,可友可师,在深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橘树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青年屈原以橘树之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之精神,砥励自己的品质与情操:橘亦是我,我亦是橘。我有如此高贵之品质,谁又能与之伦比?我有如此深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