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少年屈原,奋读立世

滇王传奇 马飞剑 1836 字 9个月前

穿过一片片橘林,跨过一条条小溪,女媭手中的松油火把即将燃尽时,突然看到对面半山上的竹林里有微弱的烛光传出,萤光点点,但她不敢高呼,怕引来附近山林里的野兽,她只能小心翼翼向着烛光靠近。此时小溪已经涨水,女媭赶紧涉水过河,朝着烛光传来的方向赶去。

当女媭来到烛光附近时,发现烛光是从一个山洞里传出。她循着烛光,躬身弯腰进入山洞,眼前的景象令她震惊。

这是一个不算太大的天然山洞,洞内别有一番天地,洞壁上的石笋像浮雕图案,花草鸟虫,千姿百态。从洞顶悬下的钟乳石,如同朵朵白莲倒挂,晶莹玉洁,玲珑剔透。垂挂在钟乳石上的岩浆水宛如朝露,正顺着白莲花瓣一滴一滴落下,叮叮咚咚,似珠子落进玉盘。洞内幽静清凉,有一个石凳,一张石桌,还有一块可供侧身睡觉的石板,错落有致,简朴大方。石桌与石板上都堆满了各种散乱的竹简,有《巫风》、《丧歌》、《楚公逆镈》、《子文歌》、《楚人歌》、《优孟歌》、《徐人歌》、《接舆歌》、《孺子歌》、《庚癸歌》、《樵郎谣》、《蚕花曲》、《五谷调》等曲子,尽是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民歌俚曲,其中还有一些甚至被官学列为禁书。这岂止是山洞,简直就是一片书简的海洋。烛光摇曳,少年屈原正趴在石桌上一卷打开的竹简上睡着了,神色安静。女媭知

道,这些竹简都不允许带入官学里,弟弟只好躲到这山洞里来诵读。

女媭又急又气,本想伸手拍打屈原,将他叫醒,可见他正趴在书简上睡觉,豆大的口水正顺着嘴角流淌,脸颊上还泛着微笑,姐姐的慈爱之心顿时涌起,不忍心叫醒他。想必是因为他躲在这山洞里读了太多书,读得太累了,睡着后才忘记回家。女媭只好安静地蹲坐在一旁,静静望着弟弟,心中感到祥和又温暖。

此时屈原正在做一个神奇的梦:恍惚间,他听到一个轻微的脚步声,一抬头,便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洞壁石缝中走出来。她提着彩裙,飘飘悠悠来到他身旁,舞着长袖,向他施礼。施礼毕,从彩裙下捧出一捆竹简书,亲手献给屈原。屈原仔细一看,此女竟是一位仙姑,献给他的竟是一部天书。他知道自己学识尚浅,若能得到仙女点拨,能通晓天地间学问,真是求之不得也!他低头看看自己手中的野书:既残且破,缺简少篇,再看看仙姑所献书简:银缕金箔,光彩夺目。他急忙拜谢神女,接过天书一看,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楚声》,收尽了楚国各地的民歌俚曲。屈原暗自惊疑:“为何这种人间烟火之事上天都能知道,且还刻了书简?”他分外激动,再次拜谢仙女,恭敬请问:“好诗向谁求?请仙女赐教!”说完,就低头静候仙女指点。过了片刻,悄无声息,他抬头一看

,眼前的仙女已不知去向,自己手中的天书已无踪无影,却听到从空中传来仙女的回声:“真诗在民间!”屈原失望地醒过来,原来只是一场美梦,口中却念叨着仙女的话:“真诗在民间,在民间…”

屈原从书简上抬起头来,睡眼惺忪,突然发现身旁蹲坐着一位又似仙女又似姐姐的女子,顿时吓了一跳,忙揉揉眼睛从石凳上站起来,语无伦次问着:“姐姐?仙女?”女媭疑惑道:“平弟,你读野书读傻了?我是你姐姐女媭啊,你为何跑到这山洞里读书来了?家母都快急疯了,赶紧跟我回家啊!”

“这些书简,先生不让带入官学,不然便被焚烧,我只能躲到山洞里来诵读了。”屈原委屈道,“好姐姐,你可知道,在山洞里读书真好,无人管束,还有鸟语花香陪伴,真是惬意极了!”

“再惬意也不能让家人担心啊,这荒山野林间,当心坏人将你抓去挖心挖肺了。”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大王治下,岂有坏人?”屈原天真无邪道,“世间如此美好,天下如此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