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众人重新坐好,江安义开始转入正题,肃容道:“去年化州在诸公的努力下,商税超过四百万,天子厚爱朝庭嘉奖,江某托诸公之福连升了三级,江某惶恐之余,备感压力。”大堂上安静下来,众人敛
起笑容,刺史大人要对今年的政务进行安排了。
“去年税赋四百六十万,今年只能增长不能下降。”江安义喝了口茶润润喉咙,继续道:“大家都知道西域生乱,戎弥国与莎宿国发生争战,目前最后的结果还不知道,但极可能对今年西域的商路造成影响,边市的商税有可能减少。”
边税的多少关系到留成的多少,留成的多少关系到大伙的切身利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伙刚过了一年舒心日子,谁愿意回到从前,堂下众人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江安义轻敲惊堂木打断众人的议论,道:“振兴经济,无非是开源节流,今日请诸公来集思广议、建言献策,谁有好点子,不妨畅所欲言,江某不吝封赏。”
刺史大人的“不吝封赏”可不是句虚话,要官有官要钱有钱。郑国官制刺史的权力极大,除了县令、县尉这些主管需要朝庭吏部任命外,其他的参军、
主簿、县尉、典史、教谕等佐官皆可一言而决,只需向吏部备报即可。大堂上五十来人,九品以上的也不过二十余人,多数是没有品级的胥吏,如果献计能得了刺史的首肯,八、九品的小官还不是一句话。
民间百姓常说七品芝麻官,全郑国近三千万人口,能挤进“芝麻官”行列的人不过五千余人,就拿宁清政来说,家世显赫、举人出身,因赈灾得了个八品官全家还欢天喜地,一般的举人老爷想求个八九品的小官都难。李世成出身泽党,又有江安义这样个声名显赫的妹夫,如今还在京城光禄寺做九品掌醢丞熬资历,正常情况下要混到八品没有七八年光景是不可能的。再说钱,化州如今是富得流油,税库里数十万两银子,随便拿出个千把两出来,这辈子就不愁吃穿用度了。
在功名利禄的刺激下,堂下众人争先恐后的发言,有说增加商税,堵塞跑漏的,有说多垦荒田,栽种瓜果的,还有说开挖矿藏,冶练金银的,大堂上众
说纷纭,吵闹不堪。
江安义和方仕书相视苦笑,方别驾起身道:“各位同僚,你们且回去把自己的见解写成条陈送给江刺史或者老夫过目,被选中的话江大人自然会有所回报。各位,时间不早,各自回去办差吧。”
等大堂上安静下来,方仕书摇头叹道:“官位迷人眼,利欲熏人心,老夫不是年岁已大,也会被安义的许诺打动。唉,今年西域生乱,正月边市的商税减了三成,这样下去能保护三百万的商税就不错了。”
华思诚坐在右旁一直没有开声,此时开口道:“只要西域不来骚扰我化州,少收点银子也划算。大伙能安心营生,各业兴旺,指不定能把缺口填上些,车到山前必有路,安义用不着操心,倒是安西都护府移驻化州之事,安义不可忽视。”
前几日政事堂发下公文,咨问安西都护府移驻化州事宜。屯田郎中刘杰兴返回京城后,上奏化州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