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阿房宫赋5

王安石其实并不能完全理解这样的话,可是他觉得,如果他想为自己求得“解放”的话,必得也是让大宋通达,让大宋的百姓摆脱贫弱。

他仰头看向镜中的文字,虽有水镜造势,朝中明面上对变法的阻力小了许多,但同僚分歧仍有暗潮,想到今日在朝堂之上的争论,王安石的手逐渐握紧。

但那又如何?他的面上逐渐浮起坚毅之色:“虽千万人,吾往矣!”

如果他的使命便是变法强宋,那他有何不敢担这天命?他的显达,当在万姓之后!

太极宫。

李世民将抄录的文字反反复复念了几遍,越念心中的情绪越发汹涌,秦世之盛衰、隋末之动荡、百姓之哀苦尽数涌上心头,他的眼圈忍不住发红,掩面叹息一声,动容道: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昔日隋炀帝荒淫逸乐,凿河道以下淮扬、采民女而充后宫、兴土木而享华侈,以致天怒人怨,四海并起。史册殷殷,岂在秦隋?”

房玄龄点头称是,他广读书史,学的是辅国安民道,立的是济世救人心,杜牧的赋文让他感慨不已,李世民的言语同样令他心有戚戚。随炀之事还历历在目,他敛眉:

“仓廪实、衣食足,百姓所求何其微也。明君制民之产,不过俯仰以活父母妻子,乐岁保暖,凶年免死。人君牧民,当以万姓忧乐在肩,岂可以己之私欲,凌驾于万民之上。”

“房相所言甚是。”李世民虚心受教,“君位是荣耀,亦是责任。朕自继位以来,日日忧虑,唯恐养民之不赡,今读杜牧阿房之赋,更觉触目惊心。宫中之用度靡费,一律再减免一二罢!”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虽然知晓真实的历史事件并非如此,但李世民还是被辞赋里强烈的感情震动到了。

秦,咸阳。

嬴政眉心紧皱,眼中压抑着风暴。杜牧的言辞不可谓不犀利,又全然站在黔首一边,句句如刀指责大秦不恤民力,偏偏又是通过水镜这样人人可见的神迹传出来,还不知道会

生出怎样的乱子。嬴政的面色愈发凝重了起来。

【这里的“独夫之心”稍微注意一下←[宫女做些针黹女红打发时间,一侧的摇篮里还放着一个小小的婴儿,孩子睡得香甜,卫子夫时不时侧头看顾,嘴角总忍不住带出些满足的微笑。

宫中岁月其实更多乏闷,好在如今她有幼子傍身,不久前还来了这天降神迹,里面的后辈妙语连珠说些正史野趣,她闲暇之余听了心中也欢喜,没想到向来当趣谈听的水镜竟然透露出这样惊天的消息!卫子夫心的心骤然一紧,花针错位,手指上立时滚出血珠来。

一旁的侍女顿时惊呼起来:“呀!娘娘,您的手...!”

“无妨......”

卫子夫摆摆手示意无事,有些艰难地偏头,摇篮里的小刘据无知无觉,仍在恬然的睡着觉。卫子夫神情怔怔,脑中不住地回想楚棠刚刚说的话,晚年昏聩、百般猜忌、长期弹压,每一个词都想一块巨石、一把钢刀施加在她的心上.那便是,她孩子在未来会面临的境地吗?

卫子夫心中一阵疼痛,若当真是那样...若当真是那样......她竟觉得自己也能理解那时的儿子。

手不由自主地抚上摇篮上繁复的雕栏,天家无情,她早便知晓,纵然如今她荣宠正盛,卫子夫心中仍旧清醒。

她的丈夫是君王,他强势,不容忤逆,帝王威严容不得半点反叛,自然也容不得任何威胁,听到这一切的陛下会怎么做?她的孩子,还能平安地活下去吗?

抚在雕栏上的的手骤然收紧,卫子夫深深地看了一眼熟睡的幼子,的眼神逐渐坚毅起来。

孩子,别怕,无论如何母亲都会保护你的,若你那狠心的父皇当真不要你,母亲也会陪你,不让你孤单一人......

前朝后宫陷入一种可怕的寂静,未央宫里,刚刚还在内心吐槽自家陛下不该那样看戏的臣子瑟瑟发抖地跪了一地,谁能想到前一秒还在看秦朝的热闹,后一秒他们自己就成了戏中人呢?

近前些的司马相如更是心惊肉跳,他博学强记,脑子里立时回忆起那些掌故:“蛊者诅也,巫蛊便是巫鬼诅咒之术,陛下与......俱卷入这场祸端,那岂不是.......”

窃窃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周遭的温度似乎又降了几分,司马相如陡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顿时吓得满头大汗,连忙俯首磕头:“陛...陛下,臣御前失仪胡言乱语......”

“滚出去!”

冰冷的声音传来,司马相如却如蒙大赦,迅速下拜谢恩,逃也似的离开了未央宫。

让你再多嘴,显着你了!

喝退司马相如的刘彻脸色愈发黑了几分,他哪里不清楚司马相如的话应是触及了真相,但是,当着文武百官和天下子民的面被指认自己晚年与亲生孩子骨肉相残,刘彻既难以置信,又觉得颜面扫地。

他已经说不清是被后世骂作独夫民贼让他生气还是知晓巫蛊之祸更让他生气了。丑闻,这是皇室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