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长吉作为一区之长,肯定对其他国家也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不至于到那么偏远的地区观察到基层的生活,但是对于整个区的经济来源还是很清楚的。
有一些国家光往外送钱,不往里取钱的话,那么国力不丰盛是很容易的一种情况,国力越是不丰厚,生产的东西就越少,那么相对来说需要的东西就越多。
需要的东西越多那自己国家又不能够生产的话只能够是从别的国家进口,最终国家还是要维持,那么也只能够从一些基层的百姓当中抠出来了。
所以说这种事情就产生了一种巨大的矛盾,在国家当中是统治者和基层百姓之间的矛盾,但是这
种矛盾是可以转移的。
转移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方面,就很容易起一些百姓的愤慨了。
民众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他们得到一定的满足的时候就可以随便利用,无论是经过煽动也好,又或者是经过一些诱骗也好,国家是很容易能够让他们走向战场的。
这一篇文章就是说明了底层百姓对于国家宣传的一种思想的动向,国家在宣传的时候有意把这些民众的思想宣传城级国掠夺他们的东西。
但是却没有什么实际的证据,极国也不好说什么,这个国家的百姓虽然对于国家的同志都感觉到非常的不满意,但是相对于来说的话他们能够更加的对极国不满意。
可能一些商人在做生意的时候感觉不到什么,都是商人与商人之间的对接,并且这些商人应该是不会去一些基层那里的。
但是这个文人在探查的时候却感受到了非常
多的不平等的待遇,这已经就说明了问题,民众的思想被煽动得非常严重,一旦到达了一个临界点的时候。
国家的层面和民众的层面就很容易爆发战争。
这个文人所说的这一方面是很严峻的一个方面。
但是整个极国的文化,或者是能够看到极国这种贸易顺差所带来好处的人,都对这个文人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从各个方面论证了这个文人在某些方面的错误,就比如说极国强大,根本不害怕这些国家的群起而攻之。
还有说极国军队强盛,并且基层军人的素质极高,而且在数量上好像还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其实打起来的话也没有任何害怕的地方。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是站到极国的角度上面确实也是无可厚非的,他们看得比较清楚,他们能够
感受到这种贸易顺差所带给他们本质的好处。
最主要的就是那些商人。
于是乎对这本书是大加贬低,觉得这本书是在污蔑整个极国。
但是这本书还是被极国的高层给发行了出来,至于说有没有采取什么行动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对于极国感受比较好的一面高层是不会轻易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