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荆州之行,老王爷可要辛苦一遭了。”
“董相爷吩咐,谁敢不从啊,呵呵,那刘表是我侄儿,本王亲自前去,相爷又赠天子剑与他,还不退兵?”
吕布听了大惊,什么?董卓要把天子剑送给刘表?
吕布似乎明白了点什么,定是刘表荆州起兵,董卓为稳住他,故而请来渤海王爷,带着天子剑前去斡旋。
吕布不敢插话,却听董卓又道:“鲁恭王那里,也得劳烦老王爷呢!”
“相爷放心,我这叔父老脸,再加上相爷赠他的高祖金牍,量那刘焉也会知趣而退的。”
吕布听了更是惊讶,董卓怎么忽然这么大方了?就连高祖金牍也送了人?
虽然天子剑和金牍都是假的,但今日欲行逼宫,不正是靠这两样为籍口吗?
这样‘名正言顺‘地送了人,日后如何再作文章?
吕布忽然明白了,从剑拔弩张到一团和气,全在董卓身上。
正是董卓的转变,从而改变了金龙殿内的氛围。
君还是君,臣还是臣!
是以,表面上所有人都能接受,‘皆大欢喜‘。
董卓从一个外郡刺史,能够入主京师,直至身居相国,掌控朝廷,绝非一莽夫所能成就。
董卓与刘悝两人互吹互捧,反倒把小皇帝晾在了一边。
其实只打看见吕布进来,小皇帝就欲询问老方丈与试剑石,但董卓闭口不谈,他又怎能‘越俎代庖‘?
要知道,如今的风平浪静,只是暂时的,等董卓平息稳住了刘表和刘焉,不知还有什么把戏?
好在他还不笨,终于明白了老方丈所争取来的缓冲时间,是多么的宝贵!
别的本事没有,先帝的‘忍‘字,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只要能保住性命,总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舅舅何进即将进京,只要熬到那时,自己就有了靠山。
董卓暗暗使个眼色,刘悝举杯笑道:“陛下,董相国今日之举,不过是给陛下开了个玩笑而已,还望陛下千万不要介意。”
“叔公不必解释,董爱卿忠君爱国,碧血丹心,朕岂能不知?想必是爱卿怕朕久居深宫,故而召集群臣,博朕一乐罢了。”
董卓听了,‘感动‘不已,起身高举酒杯朗声说道:“陛下,诸位臣工,我董卓本微末之吏,承蒙先帝爷厚爱提拔,敢不殚精竭虑,精忠报国?不料先帝爷英年早逝,陛下年幼登基,董卓身负托孤重托,为国分忧,总是张角等人谗言诽谤,但董卓一片丹心,可昭日月!”
他的话,说的慷慨激昂,不卑不亢,感染力极强。
小皇帝也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也大声说:“朕与董爱卿,虽属君臣,实则情同父子,董爱卿他至忠至诚,大公无私,真为当世之典范、群臣之楷模!”
“陛下过誉,先帝爷与陛下知遇之恩,董卓自当赤胆忠心,披肝沥血,竭诚尽节,肝脑涂地,敢不效犬马之劳?!”
君臣二人‘惺惺相惜‘,群臣纷纷热烈鼓掌。
一场腥风血雨,竟被董卓用一句玩笑搪塞过去。
“其实,还有一事,董卓要当着诸位臣工的面宣布:孙女董白,业已成人,贤良淑德,温柔惠心,又有倾国倾城之
貌,愿许配给陛下为妃,早晚侍候!”
“好!”群臣高举双手赞同。
“什么?”
吕布脱口而出。
将董白嫁给小皇帝?
那自己怎么办?
她是自己的跳板,自己的前途和希望,都指望着她呢!
董卓这是怎么了?
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