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实

两朝凤仪 枕冰娘 1181 字 10个月前

柳濯笑了,笑得眸底有晶莹晃动。

“如果是为那个人,我柳濯,无悔。”

……

他第一次见到东周王朝的主人时,是弱冠不久,被赐金腰牌,准入修史院,辅佐他父亲太史令柳应编纂《周史》。

史家笔下,春秋一瞬。

他敬畏又新奇的侍立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的笔触在卷册上疾书,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时间都仿佛在字里行间镌刻。

“岁三月,河水患,两江田淹百顷,盖年初水利修缮不力,皆赵相疏于上报,责也。”

柳应在卷册上写下这么一句。

忽的,一声轻笑传来:“岁三月,河水患,两江田淹百顷,盖年初水利修缮不力,皆帝御下失察,责也。”

一大一小两个柳家男子抬头,看到临风窗下着明黄衫子的君王,苍白的脸上笑容平静。

柳应墨笔凝滞,讶异:“陛下,水患之事虽属实,但责并不全在陛下。君王之所以为君王,臣子便是为您分忧的。您又何必把罪责揽在您身上?这可是史书,一旦下笔,便代代为后世所骂啊!”

那君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目光看向刚弱冠的他:“这便是柳公的长子吧。见着你父亲的活儿了,觉着如何?”

“臣柳濯,拜见陛下!臣愿效父亲之志,修春秋之史,证百代兴衰!”他拜倒,第一次面见圣颜,初生牛犊不怕虎。

君王笑,拿过柳应的笔,递到他手中:“那柳濯,你以为朕和你父亲,孰是孰非呢?”

他看看手中一枝如有千钧的笔,还有笔下青史黑白一念间,茫然:“臣……臣不知道……”

于是一瞬间,着明黄衫子的君王,虚弱的眸底炸裂出了太阳,将风雨飘摇的东周映亮。

“记住,史家之笔应该记的,是百姓之史,而不是君王之史。”

于是,他攥紧了那枝普通的笔,在青史上记下:岁三月,河水患,两江田淹百顷,盖年初水利修缮不力,皆帝御下失察,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