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朝廷恐慌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599 字 9个月前

光绪二十年的冬季,大清国的京城时常风雪交加,笼罩在冰天雪地之中。满清朝廷也是愁云惨淡,朝野内外一片哀鸿。眼下和日本的战争局势十分不妙,可以说已经到了危险之境,以淮军为主力的清军在辽东战场上一败涂地,北洋海军也是元气大伤---受损严重的战舰都无法得到良好的维修,只能带伤坚持---这再一次暴露了李鸿章所谓造船不如买船的洋务理念的短视!

当日本人的海军工厂迅速修好了在战斗中受损的军舰而重新投入战场时,北洋海军的舰船依旧是遍体鳞伤!在大东沟海战中很不走运地负伤的丁汝昌郁闷地看着停泊在刘公岛军港内的北洋舰队,那些主力战舰无一例外都带着大小伤痕。如果这些舰船带伤出战和日军联合舰队海战,估计十有八九是彻底回不来了!

所幸朝廷因为日军占领了旅顺口而吓得不轻,年轻的光绪帝害怕日军趁机在天津登陆威胁京畿而下令北洋舰队逡巡海口,勿使敌舰进抵京畿。李鸿章中堂更是以保船为要,严令丁汝昌不得轻易浪战而使淮系最后一点本钱

都消失在大海里---当然,老李中堂还是为保船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以震慑倭寇宵小!

颐和园里的慈禧太后这些天来心情一直不好,翻过年来就是她的六十大寿了,可清日战争却似乎遥遥无期地看不到终点---慈禧太后很希望战争早点结束不至于影响她的华诞盛典!然而她一直倚为臂助靠山的淮军却让她大跌眼镜,在战场上一败涂地。

真是一帮废物!慈禧太后在心里咒骂着---李鸿章啊李鸿章,平日里能说会道的说什么淮军天下无敌,还有什么北洋海军远东第一。可真打起来却是银枪蜡样头---就象那太监一样看着是男人却硬不起来!

唉,眼下再多抱怨甚至咒骂都没用了,小日本眼看着如狼似虎地要杀进奉天了,甚至连京师都有可能不保,该怎么办呢?这会儿朝野内外都嚷嚷着要治罪李鸿章以谢国人!李鸿章没有搞好朝鲜、辽东的事情,撤职是肯定的但治罪嘛暂时放一放吧---毕竟是同治中兴名臣,又是大清国的中枢重臣,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可是用谁来替换李鸿章收拾眼下这个烂摊子呢?南方舆论以义勇公呼声最高,就是在北方也不断有人呼吁调义勇军北上抗击倭寇。朝廷中不少清流大臣也纷纷要求皇上宣召义勇公北上指挥御敌,指望义勇军大举出兵东征!

唉,这可如何是好呢?慈禧当然知道如果义勇军出马当可高枕无忧,可是她打心眼里不希望义勇军北上---那个死鬼在南方呼风唤雨的折腾,自己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算了。可义勇军要是来了北方,这大清国可就保不齐天翻地覆啊!

多年来这大清国就象一张太师椅全靠四条老虎腿支撑着,一条是南方的义勇军,一条是北方的淮军,另一条是以皇族为首的满清权贵,最后一条就是朝廷的清流大臣。多年来慈禧太后就靠着这四条腿平衡着大清国的政治格局---用清流压制权贵,用皇权抑制清流;扶持淮军对抗义勇军,用义勇军威胁淮军---不能不说慈禧这个女人家摇身一变成为政治家后,其娴熟的政治手腕平衡大局的功夫还是令人佩服的!

现在眼瞅着淮军这条腿不行了,爱新觉罗家的江

山开始摇摇欲坠,再把义勇军放进北方京畿重地,那大清国还有得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