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义勇公出钱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督学这一官职就应运而生了。不过一般都是义勇军系统的人员出任,朝廷给个相应的官衔---义勇军出钱办学,自然也是义勇军派人监督经费和办学情况。
本来袁世凯对什么督学也无所谓,反正跟自己不挨边,敬而远之就是了。可是这位督学于数年前上任后不久,袁世凯的老乡、正在翰林院坐冷板凳的徐世昌忽然给袁世凯来了一封密信,其间谈到徐世昌出差盛京帮办义务教育时,竟然在武督学的府里不经意间发现了电报机---这年头虽然有线电报已属平常事,但一个管教育的官员府里竟然有专用的电报机,这说明什么?
联想到武侯身后的义勇军,徐世昌的暗示意味就非常明显了。袁世凯首先就想到了义勇军的情报局、保安
局这些义勇公的“东厂、锦衣卫”---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的!袁世凯暗暗告诫自己要小心点武督学,别落下什么把柄犯在他的手里!
不过袁世凯对武督学的来访还有点纳闷,自己和此人向无来往,怎么突然来拜访自己呢?有什么事吗?他来到客厅,见这位武督学已经五十开外年纪,未穿官服,一身长袍马褂,也没有辫子,显是江南新派人物---这年头在义勇军不留辫子的做派影响下,江南剪辫子已成风气,谓为新派。就是那些有朝廷命官身份的江南官员也有不少没辫子的,朝廷也没辙,只好睁一眼闭一眼!
两人客气地寒暄了一会儿,袁世凯问起来意。武侯笑道:“徐世昌来盛京办学时多有接触,彼此私交不错。曾经谈及袁大人,多有称赞。今日鄙人赴朝办事,特来给大人请安!”
袁世凯此时虽是三品大员,但不敢在这位四品督学面前摆谱---人家的靠山那大腿比自己的腰都粗,谁巴结谁还不一定呢!遂赶紧谦虚,说道:“哎呀,不知道武兄莅朝,未及接风洗尘,多有失礼,还望武大人海涵啊!”
两人谈及眼下朝鲜时局,袁世凯叫苦不迭大倒苦水并询问武侯可有建议。武侯笑道:“在下不过是盛京督学,岂敢干预袁大人的公务呢?不过窃以为日人趁乱猖狂,如不尽快平定东学党内乱,怕是后患无穷啊!眼下朝鲜官军平叛无力,何不大清出兵代剿呢?又不是没有先例!”
袁世凯闻言,心里一动。暗想这莫非是义勇公的意思?果真如此,当可暗示朝鲜请大清出兵平乱啊---义勇公这尊大神可不能得罪啊!
袁世凯没有想到武侯不过是信口聊天纯属个人意见,根本不是义勇军的意思。但因为武侯特殊的身份,袁世凯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义勇军的意思---历史因为这个阴差阳错的误会而在原来的轨道上又向前滑行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