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四年,宪政思想的火花在繁花似锦的江南开始闪烁,在康有为、谭嗣同等热血青年中点燃了立宪救国的激情,也慢慢地开始影响社会。义勇公在复旦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虽然没有公开发表,但在有心人的眼里这不啻是一个信号!
江宁城外钟山脚下政务院的办公室里,匡济民背着两手在室内慢慢踱步,熏香炉里若有若无地飘荡着上好沉香的气味…
玄武湖畔那片红墙黛瓦的院落里,在阴森森的办公室里,身材干瘦的陈长风也在屋里来回踱步,指间的雪茄烟烟灰老长却没有弹去…
与此同时,在玄武湖的另一头郁郁葱葱的竹林掩映下的院子里,一个和陈长风同样干瘦的中年男人也在自家小花园的鹅卵石路上徘徊。时年五十四岁的沈思德不仅是义勇军高级领导中唯一和陈长风并驾齐驱的“瘦长条”,而且因为人长得老相,黑瘦得和常年耕作的老农几乎没有什么外观上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让人明白这位貌似老农的男人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作为青云谱旭营时代就追随义勇公的老同志之一,沈思德在义勇军中的资历也是元老级的了。他很满意自己现在的地位---不仅是铁血会组织部长,更是铁血会中常委的三名副书记之一,在义勇军的领导层里排名第四,可谓权势显赫!
不仅手握义勇军中高级干部的人事任免大权,也负责铁血会日常工作,直接管理全国各地的铁血会工作。而且手里还掌握着一支准军事组织---拥有数十万狂热成员且还在不断壮大的战斗队!
现在的他不仅在义勇军里位高权重,就是在外人眼里也是炙手可热。早几年朝廷就赏了二品堂官卿衔,另授河道总督,三等子爵等等一堆头衔---可在他眼里这些都是不值钱的垃圾---有什么比在义勇军里掌权更重要呢?
然而沈思德并没有因为身处高位而忘乎所以,他很清楚自己不过是秀才出身,在大清国成千上万的读书人里籍籍无名。能够被义勇公赏识而倚为心腹委以重任,不是因为象匡济民那样政治能力强而且是发小情深;也不是如方世平等人以身家性命赞助义勇公而博得信任;更不是和赵向东、牛大勇等军方大佬一样和大帅浴血沙场打出来的交情---沈思德和陈长风等大多数义勇军官员一样靠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得到了李旭的信任!这让沈思德常有如履薄冰的感觉,生怕自己跟不上大帅的脚步而“掉队”---眼红他的位子的大有人在!
所以沈思德时刻提醒自己要夹起尾巴做人,做人低调,做事也低调---报纸上从来都看不到他的照片。逢年过节不少人登门拜访,但他除了铁血会的同志一概不见---对那些朝廷督抚藩台臬台更是敬而远之!他明白自己是跟着义勇公吃饭的,又是铁血会领导,离朝廷越远越安全。
在保持低调的同时,沈思德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却越来越高。也许是因为早
年在旭营政治处工作养成的习惯,他总是对很多工作亲力亲为,以致他的副手和秘书私下里嘀咕部长大人是不是嫌弃他们啊!
后来匡济民开玩笑地说:“思德啊,你是部长,是常委副书记,怎么连文件归档分类的事情都要管呢?你不怕累死啊?你们组织部的副部长、主任、秘书都是白吃饭的?”
老领导善意的批评令沈思德反省,他猛然意识到自己管的太琐碎了反而容易忽视更重要的事情---比如这次义勇公在复旦大学的讲话就大有深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