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群情激奋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591 字 9个月前

马尾之战的电报当天晚上便传到了江宁统帅部,正在开会的统帅部陷入了沉默---虽然这个结果并没有让与会的高层们感到意外,但结局依然令大家难以接受---数百水师将士的牺牲令人悲愤!

李旭默默站起,提议向死难官兵默哀五分钟。众人纷纷起身,低头哀思。李旭命令将这天定为马尾海战阵亡将士纪念日---永远不要忘记海军官兵的牺牲!

马尾海战标志着法国人正式向东南沿海发起了攻击,也意味着义勇军可以名正言顺的放开手脚---虽然海战的结果几乎重现了历史而令李旭徒唤奈何,但不幸中的万幸是福州船厂保住了---这也算是李旭和历史抗争的结果吧!

现在他可以抛开历史的限制了,实际上他已经在脱离历史的束缚了---早在八月初,孤拔派遣副手利斯比率领拉加利桑尼亚号装甲舰等三艘军舰前往攻打基隆做一次火力侦察,试探一下南洋水师的实力---彼时,周怀安正率领主力舰队在舟山基地加紧备战。

迎接利斯比分舰队的是基隆港严阵以待的炮台,利斯比在挨了警告性的几炮后发现基隆远比想象中的防御还要坚固严密,远非自己现在这三条军舰可以搞定,遂放弃了攻击基隆港的意图---和历史上发生的早在马尾海战爆发前的基隆冲

突大相径庭!

在李旭的后世印象中,历史上的中法战争虽然大清国和法兰西打得热火朝天但双方始终没有正式宣战---虽然满清朝廷在马尾海战后发布了开战的上谕但因为没有公开通报各国驻华公使而在国际法上不具有公开性。而且法国政府始终也没有公开对清宣战而只是称之为“报复性的军事行动”---法租界依旧存在而法国人依旧在大清国的土地上招摇过市!

这在李旭看来是一件难以理解的奇怪事情---李鸿章主导的外交导致了清政府在决策上的犹豫不决进而影响了战争的结果!

现在李旭不能容忍朝廷三心二意的态度影响自己的计划,他必须掌握主动以避免义勇军在战争中束手束脚,他更希望利用这次战争的机会来改变法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起码要让法国人放弃因为二次鸦片战争而获得的在江南的特权,从而为国人争取更大的利益和激发国人的自豪感---在他看来,一个没有自豪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这是一次赌博,而且值得一搏---李旭下定决心要改变历史!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决心主导中法战争的大局,主动出击而不再被动接受,要迫使满清朝廷明确态度。这不仅是为了战争的胜利,也是为了自己和义勇军的前途,更是为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和民族!

同时李旭也要利用这次战争的机会加强对江南、西南乃至整个大清国南方

地区的控制---如果说以前他还只是利用经济方式间接控制南方各省,那么现在他将采取政治手段来控制南方,这就是向天下展示他的力量从而迫使大清朝野全面接受他在政治上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