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贤是义勇军的老人了,李旭对他也熟悉,大家熟不拘礼,便在福州藩台衙门一起吃饭并商量工作---不知从何时开始,江南的官场开始流行工作餐了,许是大家工作都忙,只好在吃饭的时候边吃边谈事情了。
何向贤在饭桌上谈到了福建铁路的建设情况,自光绪二年交通部铁道司开始筹备鹰潭到厦门的鹰厦铁路,目前业已动工开建。南昌到鹰潭的铁路已经通车,福建多山但现在铁路已经突破了山区,正在向厦门延伸。由于厦门环海,需要修筑堤坝架设铁路。现在的问题是这段堤坝要修多大---一种意见是考虑到经费有限,只修能通过铁路的较小堤坝。而何向贤却主张要将堤坝修大一点,不仅铁路要有,也要考虑到官道,彻底改善厦门的进出交通情况。何向贤谈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得到义勇侯的支持。
李旭笑了,称赞何向贤有发展的眼光和大局观!指出厦门的堤坝不能仅仅为了一条铁路线服务,应该要有更大的作用。厦门要作为未来闽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带
动周边泉州、漳州、金门等地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在考虑厦门的基础设施建设时要适当地从长远规划,要有发展的眼光来布局建设。
何向贤得到了义勇侯的支持,满心欢喜,就在饭桌上递交了给交通部的要求扩建堤坝增加费用的报告,请义勇侯批示。李旭仔细看了报告,对何向贤笑道:“虽然这是给交通部的公文,本不该本侯签阅。但吃了你老何的饭总不能白吃啊!呵呵,本侯就破一次例给你签了!”
何向贤也笑道:“侯爷,卑职要替闽南百姓多谢侯爷了!有了侯爷的批示,可省了不少事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何向贤的话让李旭心里一动,什么叫侯爷的批示省了不少事?但他不露声色,继续吃饭。饭后,李旭告诉秘书回江宁后通知罗文才查查行政部门现在的工作作风。
1881年二月,大清国和俄国互相做出了妥协达成了伊犁条约,满清以付出了九百万两白银和小部分利益为代价顺利收回了伊犁地区。消息传来,李旭虽然仍然感到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朝廷的外交主导权在总理衙门和李鸿章手里,他这个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手还伸不
到那么长,只是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发挥点作用而不能最终决定!
同时,李旭再一次看清楚了满清朝廷的心态---在对外关系上就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花钱消灾,至于国家利益只要不是威胁到朝廷安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李旭感到了一丝悲凉,在这个晚清时代,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软弱和民族的衰亡,眼睁睁地看着古老的文明任人欺凌。李旭长叹一声,提笔在一张公文纸上写下寥寥数字,命人交给陈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