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容馨大格格花痴般胡思乱想的时候,义勇侯李旭正在盛宣怀的陪同下离开了京城前往天津,一来从天津准备海路返回江宁;二来要会见已经先一步返回直隶总督行辕的李鸿章,和其面商若干事宜,这盛宣怀就是奉李鸿章之命专程到京迎候义勇侯的。
李旭突然在奔驰的马车中连打几个喷嚏,心说这又谁念叨我呢?坐在李旭对面的盛宣怀连忙满脸堆笑道:“大人莫非有点受凉?”
李旭摇摇头,笑道:“无妨无妨,偶有风寒罢了!”他说完,目光移向窗外,官道两旁挺拔的白杨树快速地向后掠过,怒马鲜衣的卫士们紧紧护持在李旭的马车左右。
李旭收回目光,定定地落在盛宣怀的身上,对于这位后世誉为实业之父的晚清洋务干将,李旭还是很有好感的---盛宣怀为国家做了不少实事啊!遂微笑问道:“杏荪,如今你也是天津河间兵备道员了,怎么还在奔走工商呢?不想仕途发展?”
盛宣怀连忙恭谨回道:“回大人,卑职只是挂名道员,主要还是为李中堂帮办一些工商细务。此次中堂大人请侯爷面唔津沪电报线路开通一事就是卑职奉命办理的,还望侯爷支持一二!”
李旭点点头,接过秘书递来的景泰蓝保温杯---这是年初开始流行的新玩意儿,虽然保温效果不能和后世真空保温杯相比,但在李旭看来已经不错了,起码在长途旅行中能喝到温水了。据说这保温杯最初是义勇军后勤部门为解决部队官兵饭菜保温问题研发的,后来被一些商人发现了市场价值,遂购得了专利权进行民用开发生产。一经推出便效果不错,成了本年度的时髦用品---李旭此次进京便带来了一批豪华款的保温杯进贡皇家和馈赠权贵,顺便给保温杯做个广告。
在天津直隶总督行辕,李鸿章和几个心腹手下官员幕僚给李旭接风洗尘。同为朝廷重臣又是师出同门,老李和小李虽然政见相左但面子上的功夫却是极为到家,宾主相见甚欢,席间欢声笑语,一派融洽。
谈到津沪电报线路沟通一事,李旭自然十分赞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义勇军控制下的江南、西北等
地电报线路已然密集,和台湾的跨海电报线路也早已经布设完毕。基本上南方各省都已可以方便的电报往来,甚至和海外电报往来!就是西南各省也正在大力连通之中。
唯独这以直隶为中心的北方和东北地区尚未有效沟通,给南北方的通讯带来不便。眼下南方的电报线路已经架设到了济南府,而北方的电报线路则到了德州,只要双方愿意马上就可以连通。但是没有李鸿章和李旭这两个大佬的同意,谁敢私下连通呢?
南方的电报架设是被邮政部下属电信局控制的,民营的邮政公司只有使用权。而北方的电报线路更是直接被直隶总督衙门控制,完全官办,没有总督衙门的批准谁都别想用---这也让北方商人们怨声载道,强烈要求李鸿章向江南看齐,准许民间使用电报线路并尽快和南方连同。
既然现在二李都欣然赞成电报沟通,这南北方的电报通讯就不是问题了。大家皆大欢喜,共饮一杯。放下酒杯,李鸿章又笑眯眯地提出他准备向朝廷建议成立中国电报总局,全面管理大清国的电报工作,想听听李旭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