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再见容馨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568 字 9个月前

沉默片刻,李旭望着曾国藩沉声说道:“恩师,学生一直谨记当年在安庆彻夜长谈时恩师的教诲,学生也不是天生反骨的乱臣贼子!学生的志向就是护国安民---倘若大清有救,自然无心造反!可是,眼巴巴地看着大清滑向深渊却袖手旁观让一国苍生殉葬受难,学生于心何忍!”

曾国藩叹了口气,说道:“续之,老夫知你非是无良之徒,亦是一腔热血报国之人!可是,国家是什么?一国之家无非皇家!你反了爱新觉罗就是反国!大清立国已垂两百余载,岂是轻易反得了的?虽然现在满人无能,但效忠朝廷的汉人呢?左季高雄才大略奈何老骥伏枥且不说,李少荃会容你反吗?湘军大半裁撤留下的几只老湘军营伍也不足为虑,纵使数万淮军也不是你义勇军的对手,遑论那些无用的八旗绿营了。可是人心向背难道不足为虑?续之你虽然在江南深孚众望,可是北方呢?还有西南华南塞外关外各地---稍有不慎就是三国再现五代重演之局,更可怕的是再来一次五胡乱华…续之,难道这就是你要的护国安民吗?”

“诚如恩师所言,学生该当如何?”李旭不得不承认曾国藩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也不希望自己反清却反出了一个乱摊子,哪怕划江而治也不是他希望的结局---他要的不是偏安江南的宋高宗,而是一统华夏的唐太宗!

“续之,方今天下内乱已不足为虑,反倒是洋夷乃是大患!以往历朝历代

没有洋夷虎视,内乱再大也不会动摇中华根基华夏道统,故而分久必合!但现如今洋夷远来,亡我华夏之心不死,稍有可乘之机便会窃而寇之,一旦为其所乘则中华道统沦丧,华夏不复矣!续之,你须切记洋夷乃是国家大敌而非满人!”曾国藩说的气喘,面色潮红,显然情绪激动!

李旭连忙扶他喝点水,曾国藩歇了口气,接着说道:“续之,大清亡与不亡皆在人心!只要掌握了人心,不亡也亡了!届时大清不过就是一所破房子,轻轻一推就倒了,何须武力!续之,国人数千年来习惯了皇室一统,没有皇帝就没有万众一心的象征,人心就乱,国家也就乱了!所以,倒了爱新觉罗不能倒了皇帝---切记!切记…”曾国藩累了,他喃喃而语,慢慢闭上了眼睛,睡着了。

李旭站起身来,默默地注视着熟睡的曾国藩安详的面容,感慨万千!眼前这个形销骨瘦的老人一生遵循千百年来儒家道统思想,为儒家的国家观念和道德要求而践行不悖!虽然他的所作所为毁誉参半,但不能否认他的人格值得历史的尊重!

李旭向熟睡中的曾国藩---他穿越后唯一的老师深深地施了一礼---别了,恩师!

李旭心情复杂地离开了江宁,取道大运河北上。船到德州接到在江宁带领医疗小组救治曾国藩的葛思德的报告,曾国藩虽然经过西医治疗一度病情好转,怎奈年事已高且昔日病根难除,从三月初开始又病入膏肓了,葛思德表示回天无术了

李旭看完报告,默默地走上官船的船头,晚风中插在船头的官旗哗啦啦地飘动。他知道曾国藩去日无多,也许就在这个月吧…曾国藩要走了,自己将失去一个可以倾心交谈的值得尊敬的长者、老师和朋友…想到这里,泪水潸然而下…

三月中旬的第一天,李旭抵达天津。次日收到朝廷邸报和邮政速递的新报---两江总督曾国藩病逝于任上。李旭在驿馆设置灵堂遥祭恩师,臂缠黑纱并且亲自撰文纪念曾国藩,回忆了早年跟随曾国藩东征西杀的点点滴滴,追忆恩师的教诲和缅怀恩师的事迹,文笔之间感情真挚,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