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操作试航的水师官兵全部精挑细选,确保试航成功。义勇军首批留学英国达特茅斯海军学院的十名毕业生全部上船担任军舰各部门长,周怀安担任船长负责指挥军舰航行,全体水师官兵都穿着漂亮的海军军装,精神抖擞地在船舷一字排开站坡。孙三官和程国彪等船舶研究所及福州船厂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也随船试航,准备随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为了以防万一,两条大帆船将伴随试航。
随着周怀安一声令下,汽笛长鸣,万年青号生火
发动,浓烟滚滚中,铁甲船开始慢慢移动向闽江口外的大海驶去。船厂码头上欢呼如潮,一些两年来奋战在船厂的建设者们忍不住热泪盈眶!
万年青号试航一天归来,表现相当不错,动力系统基本没有出现大的毛病,全舰各系统也都运转正常,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表明国人自制的舰船可以满足基本使用要求。
李旭非常高兴,召开庆功宴为船厂和研究所及全体船政局的员工庆功,并给予设计、生产和建设方面的代表人员记功和物质奖励。同时宣布所有参与福州船政局建设施工的人员都要奖励,表彰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第二天,李旭召开了相关人员参加的总结座谈会。在会上李旭首先肯定了万年青号的设计生产的成功,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比如前后炮塔是露天敞开式的,不利人员保护;舯部固定炮台射界有限,作用不大;人员生活条件简陋,不利保持体力士气和长期海上战斗;瞭望台设置过低,不利观察瞭望;航速太慢,一定要提高等等。
李旭还和设计师们一起分析未来海战的要求和趋
势,结合目前国内现有条件,提出了今后军舰的设计生产方向和要求。首先要发展真正的铁甲舰而不是现在这种贴壳铁皮船!要全防护装甲,重点部位要加大防护力度;
其次,速度要快,动力系统一定要提高和完善,必须保证军舰的心脏在国人的手中!这是李旭的原则要求---他对后世国产装备心脏病问题印象太深了!为此,李旭指示船舶研究所单独成立动力研究所,集中力量研发自己的动力系统。
第三,必须发展后装线膛炮,前装滑膛炮不适合军舰要求!当然,火力问题不是第一位的---李旭认为现阶段军舰跑得快、防得住才是关键,大炮巨舰的时代还在下个世纪。
程国彪表示研究所一定遵照义勇侯的指示,在总结首舰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军舰设计,力争两年内再拿出一款全新的更好的军舰!
李旭非常高兴,鼓励大家以科学为指针,在借鉴他人技术和经验基础上大胆创新,大胆设计,不要怕失败。李旭告诫大家,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败---记住,失败乃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