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赶到奕?的书房,见奕?正在教那个小书童练字。李旭上前请安后,告诉奕?此地离京师不远,自己准备率部赶往通州参战阻击英法联军,请王爷准许!
奕?吃了一惊,说僧格林沁王爷已经率京师御营和满蒙八旗精锐骑兵三万余人在通州驻防,难道还抵挡不住洋夷的进攻吗?
“王爷,卑职以为僧王所部虽然精锐但久违战阵,且不熟洋夷战法,恐难抵御敌军!”李旭直言不讳。
“续之,你部不过千余人马,赶去通州作战,管用吗?”奕?有点怀疑。
“王爷,卑职是军人,国家有难,军人自该挺身而出以为国家的脊梁---报国死战,死而无憾!旭营将士虽少,但有一份力便尽一份力,否则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请王爷准许!”李旭慷慨激昂,大义凛然。
“续之…好!若国人都如续之义勇,岂有国难!本王会写信给僧王!”奕?有点激动,他提高嗓门说道:“续之,若战事不利,可往京师找本王…切忌匹夫之勇,
尚有大事可为!”
“多谢王爷,末将谨记!”李旭施礼告退,他没有注意到那个小书童目光炯炯的凝视。
奕?注视着李旭离去的背影,久久不语。边上小书童忽然说道:“六叔,这官儿倒是忠肝义胆,极是难得的!”嗓音稚嫩,宛若黄鹂鸣翠柳。
奕?点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容馨,身为大格格能如此晓事,六叔甚是高兴!唉,李旭是个难得的人才…可惜是个汉人啊!”
钦差行营很快响起一阵尖锐的哨声,脚步密集纷乱,旭营官兵迅速集合。当奕?出来时,部队已经集合完毕。李旭披着斗篷来到奕?面前,奕?将手中一柄装饰华丽的宝刀递给李旭,微笑说道:“宝剑赠英雄!此刀随本王多年,今随续之上阵杀敌,不负本王希望!续之,保重!”说着,奕?郑重抱拳。
李旭谢道:“多谢王爷赠刀,王爷保重!”
李旭翻身上马,大手一挥,扬鞭打马,绝尘而去。暮色中,奕?和容馨注视着旭营长长的队伍迅速的移动,一面大旗在队伍的最前头随风飘扬…
在赶往通州的路上,李旭命杨三去京城和王闿运联络,做好接应伤员和后勤补给的准备。九月中旬传来僧格林沁战败丢失通州退守八里桥的消息,李旭急令部队直奔八里桥。
李旭率部赶到扼守进京通道的运河边八里桥时,远远就见烟雾弥漫,炮声隆隆。他打马上了一处高地向远处瞭望,望远镜里只见清军战旗纷乱,尘土飞扬中八旗骑兵一波又一波冲向敌阵,鲜艳的棉甲无法抵挡洋枪洋炮的攻击,在密集的弹雨中,纷纷坠落马下,而那些被炮弹爆炸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吓坏的战马四散奔跑…八旗兵们密集的冲锋队形成了英法联军最好的靶子,组成巨大的空心方阵的敌人不慌不忙地用排炮排枪扫荡着潮涌而来的骑兵…偶尔有几个骑兵冲过了死亡的火网却又被敌人的猎兵迅速地狙杀…他看见一名黄衣棉甲的骑士骑着战马伫立八里桥上,拼命挥舞着一面杏黄大旗,似乎还在大声呐喊,很快有炮弹在他的周围爆炸…
李旭望着勇敢的士兵们徒劳地进攻和无谓的死亡,心里在怒骂僧格林沁愚蠢的人海战术和悲哀这场完全不对等的战斗---这是一场古典时代的军队对抗近代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