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愤的陈友谅弯下腰,将头埋在双膝内,小声道:“我原来确实是这么以为的,可真这么做了以后,才知道受的冷眼更多。我不过是一个不入品的代笔小吏而已,而且就算是县丞,见到那些蒙古官员,还不一样是卑躬屈膝,跟奴仆没有分别。”
陈友仁听了这番话后也有些沮丧,搓了搓脸上的泥巴,嘀咕道:“哥,那咱这辈子就注定得让人瞧不起了吗?”
两兄弟正垂头丧气,远处两壮汉大声喊道:“陈大哥!”
陈友谅听到声音,眉眼间露出惊喜之色,赶忙站起身答应。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叫他大哥的人自然不是他的亲生兄弟,而是与他志气相投的两名结义兄弟。
这两个壮汉一人名叫张定边,排行老二,与陈友谅是发小,身材魁梧,留着几绺美髯,看上去英俊潇洒,也出身于沔阳的渔户,其人豪侠仗义,不仅身手不凡,又略通天文地理,更擅岐黄之术,陈友谅自诩气力惊人,可在他手下却难挡几个回合。
另一个名叫张必先,是三人中的老幺,大家都称其为“泼张”,很有头脑,个子不高胆子却大,乘船打渔往往所获最丰。
三人寒暄过后,张定边神色突然郑重起来,沉声道:“大哥,东边有消息了!”
听见此话,陈友谅也不敢大意,正色以对道:“什么消息?”
张必先四处看了看,确定了周围无人,才接过话道:“大别山上那伙白莲教徒已经决定响应河南的刘福通,准备进攻蕲州了!”
陈友谅面容瘦长,认真想事的时候眉毛紧锁,给人以凝重之感,听着张必先带到的消息,不敢盲目相信,出言确认道:“这消息是怎么传来的?”
张必先答道:“大哥,你放心,这是我家中的堂兄亲口告知,他们已经开始打造兵器,集结人马了,就由多云山庄的庄主倪文俊担任先锋将军。”
陈友仁一听这话,心中大惊,脑门上吓出了冷汗,拽了拽陈友谅的袖子道:“三哥,我们要去报官吗?”
陈友谅转过头,眉毛拧在一处,呵责道:“你掉进水里淹傻了不成?报官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是能赏你条渔船,还是能给你些钱粮,那些贪官酷吏将我们视作乱党一同抓起来倒是有可能。”
“那……那我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