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不说暗话,泰不华的才能你我心里都清楚,若朝廷将浙东海防的总领之权交到他手里,方国珍之流也不会发展至这种火候。但其人实在难以相处,这样的人就算有才能,又有谁敢重用他呢?因此朝廷才将此大事委任于你我。”
樊执敬颔首以对,表示赞同。
达识帖睦迩接着道:“既然你我身兼重任,则必须认真对待此事。今日我去那军营之中,虽然没有看到军纪松弛之处,但肃杀之气太重了些,这分明是与方国珍等人不死方休的态势,可国库空虚,根本无法调拨额外的钱财来对付这群来去自如的海寇,唯有招安才是解决问题之策。”
樊执敬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都元帅初到浙东,就曾经上疏阐明招抚海寇利大于弊,可因为当初海寇势弱,便没有得到朝廷的首肯。如今海寇势力愈发壮大,形势不同以往,方国政等人降后复叛,此次能轻易接受我们的招抚吗?”
达识帖睦迩神秘一笑,轻声道:“你放心,此事我心中有数,报官方国珍率部来降便是。只是我担心泰不华会不甘心我们轻易招抚了海寇,抢走他的功劳,会因此从中作梗。”
樊执敬见他如此神情,心中发寒,原来传闻中这伙海寇在朝堂中有人撑腰是真的。
“樊大人?”
樊执敬略微出神,被达识帖睦迩喊了回来,忙不迭地回道:“那不知大人有何计策?”
“泰不华性格执拗,必定不肯放任海寇归降朝廷,樊大人在江浙为官已久,想必在军中也颇有威望,我想请你打探清楚泰不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樊执敬有些为难道:“这……不太好吧。”
达识帖睦迩的脸突然冷了下来,寒声道:“樊大人莫非也想学那油盐不进的泰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