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因为文泽曾在无意之中看到过司马懿的狼顾之相,因此在当时官渡之战曹操失败撤兵时,文则在南岭阻我大军,曹操回到广陵之后,要给文泽派援兵,接应文则,司马懿便自告奋勇,愿领军接应,可是他在距离文则只有五十里时停止不前,要看着文则全军覆没,文则无奈之下,归降我新汉。曹操理解文则的苦衷,并没有加罪文则的家眷。可是司马懿却教唆曹昂,违背曹操的旨意,私自杀害了文则的家眷。”
“原来如此…”赵云听后点了点头,当时于禁归降,里面原来还有这些情况,“文则…”
“将军不必多说,归降新汉,是我于文则最正确的选择,我从不后悔!”于禁向赵云再次拱手,“家人遭难,这账应该算在司马懿的头上,我与到司马老贼不共戴天!”
“文则的计策我已明白,的确可以乱司马懿的军心。我这就以文则的口吻写一封信,揭露司马懿当初的卑鄙行为,指出司马懿的狼顾之相及其野心,然后找些人抄写数百
份,用箭射入城中,这些信,无论是到了百姓世家或者将士的手中,他们一定会对司马懿有所提防!”
“军师,是不是我们顺便再写一封劝降信?”
“不可!”徐庶摇了摇头,“如果再写一封劝降信,反倒会弄巧成拙,司马懿便可解释为这是我们的离间之计,不写劝降信,相信的人会更多。”
于是双方各自准备,徐庶开始写信,赵云让于禁在军中寻找一些书佐之类的文官,找来之后,徐庶的信也写好了,这些文官便开始抄写。
一天时间,抄写了数百份,将这些信都绑在了箭杆上,准备射入城中。
真是无独有偶,徐庶和赵云在这里做准备的时间,正是邓艾向成都城中射劝降信之后。
成都城中,霍峻已经焦头烂额,而在涪城,司马懿也将迎接一场厄运,或者说他是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