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愿去接应于文则?”曹操问。
“陛下,微臣不才,愿去接应!”曹操的话刚说完,司马懿立刻出列请令。
“有仲达去,朕就放心了!”曹操当然知道司马懿的才能,“仲达需多少兵马?”
“一万大军即可!”
“何人可愿为将?”曹操又对众将说。
“父皇,儿臣愿为将!”太子曹昂马上出列。
“不可!”曹昂的话刚一说完,程昱马上反对,“如今我大魏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太子岂可随意去险地?”
“臣附议!”陈群,司马懿,陈登等人都附议。
曹操本想让曹昂去历练一番,但看到这么多人反对,也不好再坚持。最后经过商议,由曹休随司马懿前去。
南岭,于禁在山上已经是第五天了,虽然他的粮草还可以支撑五天,但是他的心中不踏实。若是没有援军来接应,他的一万两千兵马是冲不出去的。因为山下的臧霸,在栖霞谷没有伏击到他之后,便在山下列好了防守大阵,没有丝毫要攻山的意思。这让于禁心中感到有些不妙,臧霸安心在山下等他,不就说明周围没有他们的援军吗?当初可是和诸葛亮商议好的,根据当时的情况,最多五天,援军必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于禁在山顶巡查,而此时,臧霸也正好在山下巡查,于是两人驻足对望。
“于文则,别来无恙啊!”片刻之后,臧霸问道。
听着臧霸的话,于禁心中苦涩。他们二人第一次会面,是在泰山郡,当时于禁是官,臧霸是匪。而那一
战,于禁大胜,逼得臧霸不得不离开泰山,转战到黑山,投奔了张燕,可是如今,造化弄人,于禁今天却被臧霸逼得走投无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