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德兴楼会文

他们俩人此次来洛阳,一个是奉曹操之命,一个是奉刘表之命,都是来给洛阳王送贺礼的。

陈琳的名声,在这个时期比王璨要大,当年诸侯讨伐董卓,那篇檄文和誓词都是陈琳写的,而那个时候,王璨才只有十一二岁。

“孔璋兄,让我等也欣赏一下兄台的大作呀!”王璨看到陈琳也已经写完了,说道。

“好,那我就献丑了。”陈琳说完,也拿起自己写好的诗,念道: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

良友招我游,高会宴中闱。

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好,好呀!”陈琳读完,依然是一片喝彩声,甚至于比刚才王璨读完时声音更大。

由于陈琳和王璨两人的诗有较高的水平,因此其他人便悄悄地将自己的诗翻过来。这是文人们在此处约定俗成的一个规矩,当自己的诗与人家相差甚远时,便这样表示退出了与别人的比试。

“这位兄台,为何没有落笔呀?”一个文士终于注意到了丁伟和陈到,发现他们只是欣赏,却没有发言,也没有写,有些奇怪。因为到这里来品茶的人,不管写的怎么样,都是要留下一首的。

“仲宣兄和孔璋兄乃是大才,我不如也,故而未写。”丁伟站起身来,向众人一拱手说。

“这位兄台,此言差矣!”那位说话的文士面带微笑,“此地乃是会文,以文会友,凡来之人,都作诗作赋,只为会一会天下文友,不在比试高低呀!”

“是呀,兄台莫如作一篇。”陈琳也说。

丁伟看了看,果真每人都作了一篇,今天不做看来是不行了。于是他提起笔,略一思索,便下笔如飞,旁边的士子们边看边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五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水镜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丁伟写完之后,又是潇洒地将笔往旁边一扔,然后看众人目瞪口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