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离开洛阳,是他的叔父袁隗一手策化的。
董卓进京之后,不但对袁绍这个向何进建议让外兵入京勤王的功臣没有提拔外,还对朝廷的一干重臣强力打压。
好一点的是,北军五校尉和西园八校尉唯独留下了袁绍和曹操。
废少帝之事,袁家和董卓基本对立了,可当时还有丁原这个强大外援,袁隗和袁逢并不畏惧。但是没想到,董卓策反了吕布,杀了丁原。
这一下,四世三公的袁家有些害怕了。因为董卓和别人不同,他只是一个粗鄙的武夫,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司空袁逢辞掉了官,很快抑郁而死。正在这时,董卓派曹操和袁绍率军出洛阳,去劫杀丁伟。
袁隗一看机会来了,只要袁绍离开了洛阳,他们袁家的门生遍布天下,便可成为一方诸侯。到时外有兵权,内有他的支持,要杀董卓则易如反掌。
到那时他们袁家可权倾朝野,重现辉煌。
但是袁绍心胸狭窄,走了一步臭棋,就是在孟津想要劫杀丁伟。
丁伟虽然被徐荣等人杀得大败,但镇北军的战力比西园
军要强太多,再加上沮授和张郃及时杀到,让袁绍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五千大军几乎死伤殆尽,带着颜良文丑和一百多人逃往冀州。
冀州韩馥是袁家的门生,袁绍心中怒火难平,再加上正好董卓传来命令,让韩馥出兵攻打并州。韩馥本来不想出兵,但架不住袁绍的软硬兼施,只好派长史耿武,带着上将潘凤及五千兵马攻打壶关。
怎奈丁伟早有准备,曹性和郝萌依关拒守,让耿武和潘凤无功而返。
袁绍在冀州韩馥处,借了五千兵马和充足的粮草,带着颜良、文丑和朱灵等人率军来到渤海,自领渤海太守之职。然后招兵买马,广纳贤才准备和董卓一较高下。
袁绍有四世三公的出生,再加上他长得英俊威武,年少为郎,公正能干,还有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一时之间,许多贤才前来投奔,门庭若市。
现在袁绍麾下的文武,如果丁伟看到了,一定会产生羡慕嫉妒恨。丁伟苦心经营了这么长时间,才有如今的规模。可是人家袁绍,凭着显赫的家世,登高一呼,便是贤才云集。
武将有颜良、文丑、麴义、淳于琼、高干、朱灵、蒋奇、马延、焦触、张南等,谋士有许攸,审配,逢纪,郭图
等。
最近袁绍可谓志得意满,心里已经开始琢磨,如何向丁伟和董卓发难。
“禀太守,并州牧丁伟派使者前来,求见太守大人。”袁绍正在和他的四大谋士商议一些事情,突然有卫士前来禀报。
“丁伟派人来见我?”袁绍一提起丁伟二字,心里就非常不舒服。丁伟的那首《麻雀》诗,确实对他的声望打击非常大。他在洛阳时,派人找到陈琳,想让写一首回敬丁伟的诗。可是陈琳翻看了丁伟所有的诗之后却说,丁伟之才,他不及十之一也,故无法写出。
“主公,丁伟派使前来,必是想和主公结盟,共同对付国贼董卓。”许攸看了看众人,然后对袁绍认真的说。
“啍!丁伟小儿,我岂能和他结盟?我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袁绍脸色一变,冷冷的说。
“主公,我以为,还是先见一见那使者,看他如何说,我们再做应对。”审配劝了劝袁绍,“主公不必动气,目前我们的敌人还是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