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些话,丁伟再次偷偷观看众人的表情变化。
钟繇正在低头沉思,仿佛没有听到,荀氏叔侄和陈群眉头紧皱,戏志才抬眼看了一下丁伟,又将眼光收回。只有郭嘉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兴奋,目光炯炯地望了望丁伟。
“太好了!”丁伟暗叫一声,他今天来的目的,最
主要的是郭嘉和戏志才。荀攸现在是黄门侍郎,不可能跟他走,荀彧的忠君思想太重,现在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让他投效。陈群为人古板,颍川陈家又是大家,现在根本不可看上自己。钟繇一生都在京兆尹附近为官,现在招揽还不是时候。“只要郭嘉动心就好。”
“将军保一方平安,当无问题,可将军能保这天下平安吗?”戏志才当然听出了丁伟话中的意思,即刻反问。
“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亦要为之!”丁伟站起身来,向众人施了一礼,“丁伟自知才疏学浅,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才来颍川宝地,寻访大才,还请诸位不吝赐教,丁伟当早晚恭听。”
丁伟说完这些话,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如果没有人愿意此时跟他走,那这些话,这番心事可就白费了。
片刻安静之后,郭嘉开了口,“承恩兄,你还欠我一首诗,现在是不是该给我了?”
丁伟松了一口气,郭嘉接话,虽然没有直接认主,可也说明有门。
“那是自然,子龙,让店家准备笔墨。”
“笔墨何劳店家准备,早就好了,承恩兄,请——”
很快,一张锦帛展开在丁伟面前,郭嘉亲自将笔递了过去。
丁伟略一思索,笔走龙蛇。众人都围了过来,念道: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少年驰疆场,不使大厦倾。”
丁伟写完之后,非常潇洒地将笔一扔,说了句“献丑了”,开始观看被震惊的众人。
一直如老僧坐禅般淡定的钟繇,脸上终于露出了精光。他从小都酷爱书法,见过许多好的作品,可是从未见过像丁伟写得这样的字,“堪称大家”这是他此
时心里的评价。
而最吃惊的,莫过于戏志才。郭嘉的能力有多大,只有戏志才知道。他们两人都出身寒门,是最好的朋友,但是在书院中地位本就不高。郭嘉又不拘小节,放浪形骸。戏志才经常为他担心,如此性格,纵使有天纵奇才,恐怕也没有用武之地呀!
可是今日,从丁伟短短的几句诗中,确能看出他竟然对郭嘉了解如此之深,评价如此之高,也许这就是郭嘉命中注定的归宿吧。
“郭嘉拜见主公!”当众人还在为丁伟的诗和书法惊叹时,郭嘉给丁伟行了大礼,“今生愿为主公驱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