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人,承恩乃是晚辈,您直呼名字即可。”丁伟拱
手施礼,但他心里却一阵好笑,这还叫寒舍呀,放到现代肯定是贪官。
“那如此,老夫就托大了。”苏芳对丁伟的回答很满意,“此乃犬子苏林,曾也读过诗书,现己二十,和承恩相比,相差甚远,就让他在军中做一书佐,早晚跟承恩历练一番。”
“苏林?”丁伟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可是一时却想不起来。
“文通见过丁将军,还望丁将军以后多加教导。”苏林听完父亲的介绍,过来给丁伟见礼,不卑不亢,甚是得体。
“文通兄不必客气,今后既为袍泽,当齐心协力,击败鲜卑,以报圣上知遇知恩!”
“承恩,老夫备了薄酒,给我北海大军饯行,祝承恩早日击破鲜卑,得胜而还,请!”
“请!”丁伟也不客气,跟随苏芳进了客厅,分宾主落坐。
“苏大人,此次远赴幽州,小子实无经验,还请苏大人指点迷津。”丁伟总觉得,这封圣旨背后一定有问题。他一个小小的北海校尉,怎么可能入了皇上的法眼。朝中的名将,卢植,朱隽,皇甫崧等人,哪个都比他合适呀!
“承恩啊,你还没有理解圣上的意思呀!此次明为北海出兵,实际上是让并州出兵!”
“并州出兵?”丁伟有些疑惑。
“对!承恩对鲜卑可有了解?”
“鲜卑?”丁伟想了想,在历史中,鲜卑是三国后期强大起来,西晋五胡乱华之后,由拓跋氏统一了北方,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北魏,统治中原达一百五十多年,至于一些细节,他还真是不了解,“还请苏大人不吝赐教。”
“说到鲜卑,就必须提到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檀石槐!”
“檀石槐?已故的鲜卑首领。”丁伟对这个人,无论是从正史还是野史中都有些了解的。
“是的,就是他。”苏芳稍微停了一些,组织了一下语言,“檀石槐自幼在外祖父家长大,为人勇敢而又身体健壮,富有谋略。十四五岁时,有一个部族的首领掠夺走他外祖父家的牛羊,檀石槐只身骑马追去和他们交战,所向无敌,将被抢去的牛羊全部追了回来。自此以后在部落中深受众人的敬畏和信服。于是,檀石槐就为本部落制定了法令,并审理一些案件,他处事公正,再加上武勇过人,因此没有人敢违犯,后来就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檀石槐在弹汗山和歠仇水畔建立王庭,这里距离高柳城三百多里。十几年之后,他兵强马壮,非常强盛,鲜卑的各部部落首领都向他归附。于是他的野心一下子膨胀起来,开始向南劫掠幽州边境地区,向北面抗拒丁零,东面击退夫余,西面进击乌孙,完全占领匈奴原先的全部地盘,东西长达一万四千多里,南北宽达七千多里,山川水泽和盐池都在其管辖范围,一时强盛无比。
延熹九年夏天,檀石槐分派几万骑兵进入幽并二州沿边的九个郡,杀害官吏,掳掠百姓,抢夺财物。朝廷震怒,任命大司农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督幽、并、凉三州兵马进攻鲜卑,大破鲜卑于云中一带,让檀石槐落荒而逃。然而朝廷却没有对鲜卑乘胜追击,反而对鲜卑的长期侵犯感到忧虑,派使者带着印绶,打算封檀石槐为王,并且与他和亲!”苏芳说到这里,语气中已经充满了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