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有饺子那是因为昨天是正月初一,你看今天还有没有,夜宸心里嘀咕了一句,倒也没有再说什么。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这种生活条件绝对称得上艰苦,但想到老和尚之前快要被冻死了,这样的日子对比起来好像还真的不错。
什么都是对比出来的,这句话果然没错。
不过……
“中午有肉?”夜宸好奇地打量着老和尚,说道,“你还吃肉了?”
“有什么不能吃的?”老和尚倒是很是从容,说道,“就算不怎么了解佛法,你总听说过金刚经吧?”
夜宸点头说道:“看过。”她是做游戏的,金刚经作为佛教典籍里可以称得上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在游戏中出现的话可以提升格调,如果能附上几句经文就更好了。所以夜宸确实看过,还研究了一番,至少知道这部经典说了点儿什么。
老和尚解释了一番。
金刚经第一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当初,佛陀是靠信徒布施而生活的,而且还必须是“次第乞已”,就是挨家挨户化斋。
这个习俗在东南亚一些佛教盛行的国家依然存在。
僧人们会挨家挨户乞食饭菜,主人家给什么都的接着,不管是精致的美食,普通的饭菜,甚至是粗糠淡饭,只要给,僧人就不能拒绝。当年释迦牟尼佛陀就是这么做的。
僧人拿着钵盂出去乞食回来后把所有饭菜倒进一个大锅里,米、菜、点心什么的都混在一起,加热一下就可以吃了。
这种戒律下,僧人根本没办法保证所乞来的饭菜全部都是素菜,有肉很正常。既然是主人家布施的,僧人没有资格挑剔,给什么吃什么。
但肉代表着享乐,对于追求精神超脱的僧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东西。
所以有了三净肉的说法。
三净肉指的是:
第一、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为了给自己吃肉而杀死动物或看到杀死动物的惨相;
第二、耳不闻杀,即没有亲耳听到动物被杀死的声音或从可信处听闻是为了自己而杀的;
第三、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
前面提到的,通过乞食得到的饭菜中的肉,就是典型的三净肉。如果只是为了贪图口舌之欲,别说去杀生取肉了,就是专门去买杀好的肉,也不属于三净肉。
“完全不吃肉,是佛教戒律后期演化的结果。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说的其实是回归本源,回归佛教本来的戒律。”
是这个意思吗?夜宸很怀疑这个老和尚在胡说八道,不过看在他给了自己一个玉牌的份上,算了,不计较了。
夜宸带着老和尚来到了附近一个小面馆,要了两碗面,素的。
因为已经一点多了,面馆就没人,只有夜宸和老和尚两个客人。
看周围没什么人,夜宸小声问道:“你之前给我的玉牌是怎么回事?”
老和尚伸手说道:“把玉牌给我,我给你看看。”
夜宸把一直贴身带着的玉牌拿了出来,交给了老和尚。
一看到这个玉牌,老和尚吓了一跳,问道:“这几天你是见了多少鬼,怎么成这样了?”
在夜宸看来,玉牌没什么变化,但在老和尚眼里,玉牌的灵性已经消失殆尽了。
“鬼?这世上真的有鬼?”
虽然遇到了这么多诡异的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夜宸还是习惯用科学的思维来思考。说起科学,鬼这种东西就很不合理了。
“当然有了。”
“那……”那为什么夜宸根本没见过鬼,而且社会秩序也没有乱套啊!
“鬼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老和尚似乎猜到了夜宸心里在想着什么。
“鬼只不过是人死后留下的一缕残魂罢了。”老和尚给自己倒了杯水,继续说道,“这些残魂不足为奇。”
夜宸消化着老和尚给的信息,说道:“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残魂比较强大……嗯,很强大……”
正在吃着店家送的炒黄豆的老和尚僵了一下,把手放下,说道:“是的,有这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