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顽心起小侠误入莲花山

残剑门 柳生居士 2631 字 12个月前

尹建平一口气练完了师门绝技,残剑二十一式剑法,在最后一招“剑扫群魔”中收住了剑式,满脸汗水,但仍然神彩飞扬。哑叔冬国雄,笑着跑了过来,用手里的毛巾为尹建平擦拭汗水。他一面擦一面吱吱,呀呀,说着。

郑天明哈哈笑道:“平儿,你哑叔在夸你哪?”

上来吧,洗洗脸,该吃饭啦!

“哎”师傅!

尹建平高兴的回应着,与哑叔俩人洗脸去了…

早饭之后,尹建平来到了郑天明的房间,拜见了师傅以后。

郑天明道:“平儿,为师果然沒有看错你,短短的百日闭关,你练就了基本入门功夫,内功也有了一定的火候,但是,光靠你目前的功力,和身上挙脚剑法是,远远不够的,需知中原武学博大精深。一个人若想在江湖中立足,如果,没超人的毅力,定力,一技之长。那更是不行。目前,你的轻功火候欠佳,往后要勤加练习,练内功靠的是气的不段争加。比如一干枯的池子,若想水到池满,那是不可能的。而靠的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集攒,池水才会满塘,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郑天明笑着道:“你闭关的时候,其实为师并没有离开过你,特别是你把内功心法练到了第七,八两重的时候,为师一直在你身边,因为,本门内功心法中最难的就是七,八,两重,一般人如果沒有祖师爷的丹药,龙涎香,是练不成的。”

然而,在初练本门内功到了七,八两重时,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人首先要具备二个条件;一是本人除了有天份,还得有坚强的毅志,和忍耐力。二是:必顺能忍受住疼苦的煎熬,而且在“平儿,以上种种,你都做到了,所以为师非常心慰。”

听郑天明,说到这里,尹建平插话道:“师傅,你说平儿在练功的时候,师傅就在平儿身边,那平儿怎么看不见你呢?”

郑天明,呵呵笑道:“真是傻孩子,难到神龛上的灯油,和你每天子午烧的龙涎香,自已会长出来呀,还有,你每天服用的丹药它也会自动的加满,一百天吶,你吃了多少颗丹药?

尹建平不好意思的笑了…师傅,我还也为你不管我呢!”

郑天明嗔笑道:“傻徙弟呀!你练到七,八重的时候

,只要一分心,就会走火入魔的你知不知道,如果你走火入魔了,轻则全身筋脉寸断,重则死无完肤。所幸的是,你熬过来了,所以师傅没有出手帮你。”

“嗷”

师徙俩在房内,郑天明把话提转到了江湖各大门派,从武学说到了各派武功的特点,什么是黑道,白道,及江湖中的各种禁忌。

最后又说到残剑门为什么会成为中原武林掌剑令主,等等!尹建平的聪明,举一反三的过人智慧,偶尔间还会跟郑天明撒娇,使这位八十高龄的江湖异人,返老还童。

日月星辰,星移斗转。转眼间三年过去了!

尹建平三年来除了练功打坐,剩下的时间,就是哑叔带着四处打猎。哑叔待他如亲生儿女,除了在生活上照顾得体贴细腻之外,还带着他在山里厉练轻功,然而。只有一处山谷从不准他进去,师傅告诉他说,那是一处及危险,又恐怖的地方,从祖师爷柳程风那一代起,在忘忧谷中创立残剑门那天起,立下了门中弟子不准进谷的规矩,师傅告诉他,残剑门二代门人都没有人进去过。

每次从谷口经过,哑叔都会拉着他绕道而行…

时间又过了一年,这年的五月端阳节刚过,师傅出山云游去了,谷里只剩下了尹建平和哑叔俩人,渐渐长大的

尹建平,几年前带进谷的衣服,穿不了,郑天明临行时告诉哑叔,让他抽时间回五台县二师叔刘正雄家一趟,把刘家为尹建平做好的衣服带回山里。

这天,尹建平在洞里修练,师傅走时传他的“碎骨神功”。哑仆见尹建平闭关练功,无事正好下五台买点家用。于是哑仆便下山而去、…

也许是冥冥中命运的作弄。郑天明和哑仆冬国雄这一出山,差一点与尹建平阴阳相隔。

就在哑仆后的第二天中午,洞中闭关的尹建平,提前出关了。出关后他四处找寻哑叔不见,最后在他房中发现了哑叔留下的字条,看見完后得知,哑叔下山到五台去了。谷里没了哑叔,他一个人百无聊赖。

于是,他忽然想起前几天哑叔带他去百草谷打猎,那里虽是荒山野岭,山上没有一棵树林。但那齐腰的矛草,杂树中,是野鸡栖息产蛋的好地方。那天哑叔带他去了那里,回来时收获让他兴奋异常。除了十多支野鸡,还捡了好多蛋。

他想了想,不如趁哑叔不在,在去一趟百草谷,弄上几支野鸡和蛋回来,也算是帮哑叔贴补家用。于是他打定主意,便到哑叔的房内拿上了弓弩,准备好用具向百草谷而去。

走到半路的一棵老树野梨树下,他发现树上有梨,便停了下来,抬头看时,树上的梨正好掉了下来,一个,二个,三个,他有些奇怪,梨生在树上,怎么就会忽然掉了下来呢!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又掉下一个,他抬头观看时,他发现,树上的梨不是自已掉下来的,而是梨树上坐着一支猢狲。这支猢狲要比他平常看到的还要大,而且它身上的毛是金黄色的,那猢狲所脸上长着一嘴雪白的胡须。看上去,就像一个七十老翁,它似乎有些通人性。

毛绒绒的手里正抱着一个野梨吃着,还不时的看着尹建平。用手里的梨在它嘴上比了比,尹建平知道,它是在问尹建平为什么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