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地返京去了。
大宋出了这等事情,原本不该叫周围几国知道。奈何此事不是寻常朝政,而是牵动中原武林和天下百姓的事情,实在是掩藏不住的,民间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周边几国倒也知晓。加上辽国和西夏本就是与弥勒教联合串通,其实对这局势了若指掌,哪里又会不知。要不是如今时机尚未成熟,大宋的根本元气不曾受损,辽国也无心大举进攻,否则朝中乱成这般样子,只怕又是有战要打了。
饶是如此,庞太师还是一直拖延到了次年正月初五这日,才堪堪返回了开封府,也是得了赵祯的口谕,第二日一早便参与了朝会。
朝堂之上,一众官员们汇报着最近的情况,一来是给庞太师了解些许,二来也真是少室山之后,天下的乱局却是一日猛烈似一日,真真天天都有无数文书从四面八方发来。到得现在,甚至连西北一带都开始有了动荡的样子,又是十分混乱,叫得这些文官们个个夜不能寐,每天各方消息都要花费七八个时辰
。也直到此时,众人才隐隐发现中原武林正道的作用,知道为何之前千百年的规矩原是这般。只可惜大错铸成,万难悔改,一切种种,只能是众人自作自受了。
耳中听着一众朝臣的汇报,余光偷偷看着赵祯满脸疲惫焦虑,庞太师心中实在是欢喜万分,却也正是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一众文官朝臣百般算计,归根到底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白白给庞太师做了嫁衣裳,这下也是心中懊悔怨恨,却也于事无补了。
朝堂之上,赵祯听着一众文官汇报各地情况,整个人都笼罩在一种恐怖的情绪之中,叫一众大臣都是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怕自己一个不慎,招惹了皇帝的不满。说老倒也是正常,如今大宋举国上下,乱成一片,却实在是赵祯一开始不曾想到的情况。如今这等样子,实在是大宋开国以来,数十年间不曾遇到过的危局。若是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地方上的动乱,甚至演变为前朝藩镇并起的情况,却是十分不妙。
庞太师倒是老神在在,神情轻松,虽不敢仰面视军,脸上那种淡定自若的神色也还是映在了众人眼中,叫得一众文官咬牙切齿,又是无奈,毕竟自家的官位荣耀,身家姓名都是把握在庞太师的手中,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实在无法。
待得各地情况禀报完毕,赵祯的脸上已经阴沉的要滴下水来。朝堂之中的气氛一时凝重,众人都是看着庞太师,看他能拿出什么法子来解决如今的情况。
眼看着皇帝就要爆发,庞太师才缓缓上前两步,抱拳拱手,口尊陛下,朗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一时倒真是有了解决目前困局的法子,叫得赵祯稍稍安心了些许。
其实庞太师的法子,也就是历朝历代以来,用以镇压民间动乱的几个招数,无非是延长宵禁,施行酷法,审核吏治,重立权威之类。这些法子,其实赵祯和一众文官们一早也已经想到,只是如今天下大乱,莫说是寻常百姓,就是诸多地方官员,无论守将还是文官,也多少有些动乱心思,或是与弥勒教暗中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