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栋梁
刹那间,鸦雀无声。
无他,这也太尴尬了…
凶犯在众人里占据少数,却不想第一个被指认出来的就是凶犯。
而且,他还得到了释放。
这样的人,竟然被释放了?
没人能猜出皇帝的意思,但将这样的人放出天牢,莫说长京,怕是整个天下都会泛起不小的波澜…
这里在场之人皆是名门望族,毒君子这样的人原地释放,对他们造成的危害,远比对平民百姓要大的多!
试问,这些凶犯下手的目标哪一个不是他们这样的有钱有权之人?
一瞬间,不少人都打起了退堂鼓。
这群能被关押在天牢的凶犯,其心智远远在他们之上,那毒君子之事,便是最好的佐证。
一开头,问出他们最担忧的安危之事的人,却是一名凶犯?
这想一想,都令人毛骨悚然。
赵客握着刀,他也不甚平静,他决定再观望观望。
不多时,就有人提出一个颇有建设性的建议。
“我们可以互报家门,天下我们这种门阀不多,总是会有联系的。”
“这想法不错,我乃吴郡孙家之子,各位有相识我的,可以尽管指认我,我孙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我认识你,当初我父亲曾去往吴郡,带上了我,我们那时才都很小,你带我曾去过当地的窑子。”
“李兄?”
“正是。”
这种洽谈一旦展开,便控制不住。
反正人之关的规则便是可以用任何方式去进行确定,互报家门,便是一种最好的方法。
当场,顿时有二十人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尽数指认
,完成了人之关。
“这还真的是讽刺,能通过兵部筛选的必然大多是名门,这些人能互相认出对方,简直不要太容易,容易到与他们得到兵部资格一般。”
一人走到赵客身旁,嘀咕道。
“不曾问过仁兄大名,我之前就注意到你了,不是名门吧?”
眨了眨眼,这人嬉笑道:“在下镇北军苏白衣,乃是军部之人,不是他们这些关系户。”
见对方介绍了自己,赵客也道:“赵客,一介书生。”
这苏白衣的名字,赵客总觉得极其熟悉,似乎曾在哪里听过。
是在那场梦里吗?
苏白衣一惊一乍道:“仁兄是文人,敢问是如何得到兵部名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