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五亿美元房费,也就一年三亿五是还项目本金的,如果按照迪巴模式的平均入住率,一年收三亿五房费,就只剩两亿还项目成本了,要六七年才能回本。
酒店类建筑,开业后六年回本,并不算怎么暴利。
何况迪巴模式的入住率也是要堆广告宣传炒作资源上去的,否则连平均三分之二的入住率可能都保不住。这些宣传广告的钱都还没算进去呢。
前世迪巴人保密工作做的好,所以顾鲲也不知道迪巴人那个帆船酒店在全球投放了多少软广告、一共隐性花了多少营销费用。
不上营销手段的话,一旦平均入住率跌到四成以下,就有可能仅仅保本甚至亏本,连项目本金都无法全部收回来。
所以这门生意其实是很难的,也就表面光鲜而已。
也正是这种难度,才能确保筑起护城河,一旦顾鲲占住了“世界第一豪华酒店”这个名声定位,成功被业界认可,那么后来者就很少敢过来抢,哪怕抢了也可能赔本。
理由也很好理解,人家花这么高的价钱,不是来享受酒店本身的,更是为了“我住过世界上第一豪华酒店”这个隐性的装逼附加值。好多商人就是奔着靠住过这酒店抬升自己的朋友圈。
如果这个隐性名声附加值没了,肯掏这个钱的人就会大幅度减少,到时候模仿顾鲲的人被这个恶性循环的飞轮效应一碾,还不是死得很惨。
而在早期造势的时候,如果纯粹为了刷单、打折补贴,那就相当于顾鲲花上累计两亿美元左手倒右手,就能买到“哪怕实际上一个客户也没有,我也能确保到今年年底为止,所有客房天天爆满”的虚假繁荣景象。
为了刷名声,成本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关键是顾鲲的原则不允许。
……
跟林莺花了点时间捋顺了成本分析之后,顾鲲终于可以打断对方精打细算的小心思,斩钉截铁地说出自己的一票否决原则:
“我知道早期靠打折补贴刷单、制造虚假繁荣,钱我是拿得出的。但这事儿不能这么做!我们绝不能一开始就打折!别的都可以谈,但降价打折、白送体验之类的垃圾营销手段绝对不能用。
我们是高端的上流社会,又不是卑贱的互联网流量狗思维。打折这种事情,最伤贵族的尊严了。不过也别气馁,你说的获客方向是对的。”
顾鲲停顿了一下,观察小情人的反应,显然他也不想打击了林莺做事的积极性,别人家22岁的小姑娘,那还是刚大学毕业呢,哪有多少社会经验,肯学就要鼓励。
然后,顾鲲详细地分析劝慰:“我们是得先对好莱坞和体育界奢侈界的名人下手。你帮我整理一下,我亲自打一圈电话,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就你去打,别刻意提我名字,免得给外界留下‘兰方帆船酒店的皇室套房开张不久就住不满’的潜意识印象。
我们的态度以通知为主,让人注意到有这个事儿,或者发言辞商务公允一些的通知邮件也行,话里话外要暗示‘这不是推销邮件,是看在你身份够档次的份上,才通知你,如果你不是亿万富翁,你都不配收到这封邮件’。这样操作一轮,先把主要时段卖完,剩下的我再另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