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开局一条小渔船最新章节!
从黑克兰回国,已经是六月初了。
然后顾鲲就过上了大半个月的深居简出生活。
因为这趟出国又让他本来就不太跟得上的功课脱节了不少,需要恶补迎接期末考试。
每天不是找老师一对一补课,就是去图书馆自己看书揣摩。
至于生意,暂时也没什么可操心的,就是远程打国际长途遥控一下。
期间,分管留学生工作的姜副校长找了一趟顾鲲,跟他谈笑自若了一番,感谢了他为本校留学生引进优质生源工作所做的努力。
顾鲲的态度很谦虚,一点也不居功,只说这是双赢的。
姜副校长给他透了个底:“这些生源,我们初步摸底了一下水平,大约能招十个左右。其他的,我们也会按照之前说好的国际合作模式,转介绍给华师大和沪外,看他们有多少需求了,反正三校总录取数不会低于30人。”
大学都是有国际化程度的考核指标的,90年代还不严格,但也是有的。
学校也希望招一些看起来正常点的学生,至少成绩要比东南亚或者非洲的好点儿。
而且校领导其实心里也很清楚,留学生可能带来的对校风校纪的负面作用,所以肯定优先希望多招点外国女生。
90年代,华夏国内的崇洋媚外问题,还是免不了的。这是现实,得面对。
而且应该公允地承认,在结交洋人异性朋友方面,华夏男生吃相绝对不会比华夏女生好,甚至只会更色,这是非常男女平等的问题。
只不过,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所以华夏男生就算馋洋妞,追到的成功率也很低,不像女追男勾勾手就勾搭在一起了。
非不欲也,乃不能也。
这种情况下,招洋妞就等于在同等留学规模的情况下,事实上净化了校风校纪。
有关的校领导就这么又悄悄欠了顾鲲一点小人情。
留学生的考核录取工作,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大约七月底或者八月初能彻底敲定。这段时间里,因为人是顾鲲的助学基金会拉来的,所以学校只是给临时分个学生宿舍,发点饭菜票。
至于生活补贴,要顾鲲出资,这都是从黑克兰拉人时,意向协议里都写好的。反正90年代华夏物价也不算贵,连机票钱和签证费顾鲲都出了,也不差这几百人民币的临时生活费。
他就给了米德洛娃一小笔钱,让米德洛娃负责帮他暂时管住这些准留学生。
米德洛娃这次是跟顾鲲一起来华夏的,她算是正式从黑克兰辞职了,从此就争取移民兰方群岛,顾鲲让她干啥她就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