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梁一饮而尽,这才舒服了许多,擦脸漱口,穿戴冠服,往乾清宫去了。
?渤海郡公的作品《晚明霸业》最新章节由<ahref="://.cc">旧时光文&学</a>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陛下,文华阁大学士李邦华求见。”
“请。”
见李邦华穿着朝服,有些施施然的走进来。
“李先生,今日总是有人与朕说起午门献俘的事情。”徐梁笑着抢白道。
“哦,还有这种事情?”李邦华暗自腹诽陛下抢话说,让自己无话可说。
徐梁将献俘的请说简单重复了一遍,又将自己反对的原因告知李邦华,想看看这位大学士的意见。
李邦华没有想到,陛下竟然想的那么多,将献俘竟然跟吏治、民心都联系起来。
但毕竟身负所托,这般偃旗息鼓有些难以交代。
他道:“陛下您说的都有些道理,但依臣看,你这道理还不充足。”
“请李先生赐教。”
“陛下,您只看到泄了士气,却没想过要安民心么?”李邦华道:“大乱之后,献俘定论,民心才能安定下来,自然百工乐业。是否是这个道理?”
“吏治败坏了,民心哪里能安?朕以为这是本末倒置。”徐梁道。
李邦华被徐梁噎的说不出来。
“不过朝中文武若是觉得行献俘之礼,可以挽回国朝神都丢失,数千万汉民流离失所的颜面,倒是可以去做。”徐梁突然低声道。
李邦华一张老脸竟然有些微红。
“臣可没这样想。”
“若是先生都没这样想,那就算了。”徐梁笑道。
李邦华赶忙说道:“臣年迈,没几年活头了,这种事情自然不放在心上,但是不少朝臣还是这样想的。”
“他们的意见比得过先生们么?”徐梁言道。
李邦华表情再次尴尬。
“也实在有些麻烦。中央六部改制尚未定论,钱粮往来、承办官衙都搅合在一起,想想就头痛。”徐梁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疲惫神色。
说起自己的本职工作,李邦华立刻来了精神,正色道:“陛下,治大国若烹小鲜,要谨慎持重。可是做事也要雷厉风行!像这等部寺增添,大不了就是个冗衙,实在没用再裁撤就是了,当得什么?陛下有沉稳之气,乃是国家之幸,但更该有开国之君的果断之气。”
“朕会记得先生的话的。”
政坛和赌桌一样,哪怕是与臣子,有的时候也是需要做交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