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雄心不老李自成

晚明霸业 渤海郡公 1820 字 9个月前

不得不说,这天下是有很多聪明人的。陈有福看出,天下大势终究要重新回归到大明手里,这个时候雪中送炭,比之后投降要有意义的多。

这导致了李自成没有得到兵员补充。

而满清也没有机会得到更多的包衣。

没有包衣,就没有炮火,这导致满清配合吴三桂损失惨重的兵力,根本不足以继续侵占山西西部,更别说度过大河。

得知徐梁接受了太原的军民,满清命姜瓖追击这匹百姓,却被明军大军伏击,损失惨重,被迫退回太原修整。

“徐梁那小子又打了胜仗了,满清的石廷柱军被全歼。他能行,朕为何不行?”李自成忽然感觉西北的风吹过来的时候,自己感觉到了冷。

如果再不撑着打几年,自己或许就打不动了。

深吸一口,李自成异常认真的说道:“额坚信,哦们能打过鞑子,之前他们只是占了偷袭的光。

都是两条腿的人,凭什么打不过?”

田建秀听刘宗敏等人提起过北京的战事,担忧道:“陛下,咱们的兵马跟鞑子比起来,还是有劣势的。尤其是骑兵的补充,是需要时间的。我们眼下最理智的选择,应该是据河固守,巩固河南、占据湖广,徐徐图之才是上策。”

“陛下,徐梁一战灭了左良玉,如今武昌空着,湖广只是名义归明朝所有,只要我们夺过来,我们就有充足的军粮了。”田建秀儒雅道。

小冰河期给明朝带来非常沉重的影响,尤其是陕西一带,颗粒无收是常态。老百姓吃树皮,吃野草,最后逼着吃人。

在明朝政治清明的时候,西北发生灾害的时候,可以调动全国的粮食进行赈灾。可是一旦王朝腐败,国力衰退,西北就没有办法坚固了。

而商人逐利,故意哄抬粮价,农民起义就按不住了。

李自成走南闯北多年,比谁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只要有粮食,那些饥饿的百姓就会拿起刀,跟着你义无反顾的杀敌。

在李自成心里,湖广比起陕西要重要的多。

“徐梁不是那么好得罪的。当初在居庸关,

他打的朕百万大军进退不得。如今他的心思在满清身上还是好事儿,他如果跟多尔衮联合起来灭了我们,我们真的有力量对抗吗?诸位别忘了,金就是死在宋元夹击之下。况且山西如果不握在手里,我们就必须派出大量的兵力防御黄河,满清有辽东,有京师,耗得起。我么家里粮食的产量耗得起吗?只有先一步占据山西,然后才有挥师南下与南明较量一番的可能性。我有预感,徐梁并不是不想鲸吞天下,而是在积攒力量。等到他成长起来,他会跟明太祖一样,以雷霆之势,扫荡一切对手。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比叫宣的敌人更可怕。”

李自成提起徐梁,大家瞬间就觉得非常有道理了。

如果真的跟徐梁动起手来,谁都头疼。连功夫水平最高的老神仙,也不认为自己是徐梁的对手。

而拿下关隘呢,以极其少的兵马防守关隘,敌人以数倍的兵力,都不一定能够拿下。

以黄河为防御线是好事儿,但是到了冬天,黄河结冰,人家可以踩着黄河过来。

“可是我们的粮草一直不够啊。眼下跟满清的战事,都不够我们吃的。”

李自成叹息一声道:“徐梁讲道义,我们都

是华夏儿女,去找他买去。”

李自成知晓,自己虽然逼死了崇祯,但是在徐梁心里,最恨的,肯定不是自己,而是满清。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对手。徐梁了解李自成,而李自成又何尝不了解徐梁?

他相信自己去买粮食,徐梁万万没有拒绝自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