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丰收年

晚明霸业 渤海郡公 1866 字 9个月前

全中国都在遭灾,唯独徐梁的治下过着还算是幸福的生活。

蝗虫的灾难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解决了,接着便是瘟疫。

这些都在徐梁等人的预测范围内。

虽然瘟疫还是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但是在吴又可的加入治下,在最大的程度之上管控,让更多的百姓性命没有受到威胁。

最重要的便是大本营,沂蒙山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纵观北方大地,到处都是蝗灾,到处都是荒芜,到处都是瘟疫。

唯独大明万千年轻人心中的圣地,沂蒙山的革命火种在燃烧。

这里的庄稼在丰收,这里的百姓在过着幸福的日子。

现在在江南读书人圈子里,不停的流传着沂

蒙山的各种信息。

无数爱国年轻人,投笔从戎,从江南投奔到了山东。

大明养士三百年,铁骨热血之士总是有一些的。尤其是年轻人,一腔热血总该去发泄。

若是天下人的心都是冷的,那圣贤教导我们几千人还有什么意义?

这些从南而来的读书人,见到陛下之后,更是一心一意的投入到各种各种之中。

徐梁已经奉命准备第一次科举取士了。

上高山,广积粮,缓迎王。

这是徐梁等人目前最重要的政策。

上高山做到了,下面便是广积粮。

就目前而说,全北方处处粮荒,唯独沂蒙山,一片丰收的景象。

从山岗上眺望,到处是一片金黄。

万胜城,小富村,里长陈福海握着镰刀,看着一望无际的玉米,满是皱纹的老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虽然他们脚下是今年才开垦出来的生田,但架不住山里地肥,平日里又照料得仔细,农人们都恨不得将床搬到田间来睡了,竟然在第一年里就迎来了一个大丰收。

不仅是玉米棒子,套种的大豆也压弯了枝条,这一季的收获,竟然是远先前的估计。

这实在是难以想象,在这蝗灾之年,沂蒙山竟然迎来了丰收景象。

“掰棒子喽!”一声呐喊声中,在陈福海的带领下,大家将玉米一个个从玉米杆上掰下来,然后装进筐子里。

玉米杆则由年轻力壮的后生用用镰刀割下来,留着喂牲口,做柴火。

这哪里是乱世。

这分明是几百年也修不来的盛世。

百姓们在心中将徐梁供奉在了跟皇帝陛下一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