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难得的是高迎祥没被金沙迷了眼。三百万两金沙,这样巨额财富直接放在了第一师集体账户上,还把这钱送给自己,让自己安排投资事宜。这样识时务,是一个江湖人物做得出来的?
黑龙江出了金矿的消息一放出去,大明境内想发财的人必然浩浩荡荡北上,那时黑龙江人口必然迅速增加。
高迎祥立了这样大功,还这样知进退,那就应该有功必赏。
李易招进书记官,下达了一条任命:为表彰高迎祥设
立移民基金的大功,晋升高迎祥为黑水军军长。
都安排妥当,李易才招进了李胜东新收的徒弟李自成。
其实李易一直想见见这个建立了一个短命王朝的李自成,无他,只是好奇。
看到李胜东说收了一个米脂人李自成做徒弟,李易就知道错不了,肯定是这个人了。
李自成很激动,他第一次见到这个神一般的传奇人物。可惜见面不如闻名,这个李易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普通青年。
没有叱咤风云的武将风采,没有睿智聪慧的眼神,最多也就是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评价。所以李自成心思淡下来了,从容行礼后,站立一旁。
李易问了他和高迎祥相识的过程,勉励了李自成几句,见这少年语言得体,不卑不亢,也很欣赏,觉得难怪这个李自成后世有一番出息,果然有几分胆色城府。
李易对李自成没有什么忌惮,更没有什么把祸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想法。
世易时移,一切都变了,大明再不会有那么多饥寒交迫的流民,就算李自成再英雄盖世,振臂一呼,恐怕也应者寥寥。
想随随便便聚集起百万流民,荼毒天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了。
不过后世李自成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这样人天资不会差,尤其是又找到了岳父高迎祥,还特别得高迎祥
看重,推荐到李胜东身边,这就有了另外一番际遇。
后世李自成还要当邮政局员工,历练十多年,才能走向人生大舞台。这一世,早早就有了一个基础。至于以后能走到哪一步,那就是他自己的造化。
李易很忙,只和李自成聊了几句,就让他随信使返程了。
李自成年龄虽小,却少怀异志,吃得起苦,颇有识人之明。一路上他只感觉有些失望。这个李司令说话不急不缓,办事不急不缓,麾下百万大军,却连一点慑人的威压都没有,看似一切都普普通通,怎么会成就那么大事业?
思来想去,忽然悚然而惊。
一个麾下猛将如云,人人心悦诚服的统帅怎么会没有
威仪?一个久居高位,地位已经高过大明皇帝的人怎么会没有凌人的气势?
这个人赶跑了努尔哈赤,逼走了林丹汗,让五国联军束手,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和他这个毛头小子随意说着家常,这能是常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