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仁也附和道:“就是,万一没有这个事,你《中华日报》作为开荒团喉舌,就捅出了天大窟窿。你这总编做不成了不说,肯定要追究责任的。影响可太恶劣了。”
陆绍珩都快哭了,道:“李行长,副司令,您两位说的话我都明白,我现在恨不得拿刀去捅了钱谦益,这家伙这样大的事居然自作主张,报纸已经刊印发行了,根本没有向总部请示核实!”
钱谦益是江苏常熟人,少有文名,和陆绍珩往来甚多。
可是人生际遇不由自己。钱谦益在1610年28岁的时候高中探花,陆绍珩却屡考不中,地位差距越来越大,两人就逐渐疏远了。
哪知道世事无常。陆绍珩碰到了李易,结果一步登天,做了《中华日报》总编。《中华日报》仅仅是卖报纸,就收入不菲,更何况还有广告收入呢。
陆绍珩有了底气,报纸上的文章就精挑细选,不是名家名作基本不入法眼。一夜间,陆绍珩名字在文坛炙手可热。这时,钱谦益还在京师翰林院坐冷板凳呢。
仗着有陆绍珩有这层关系,当《中华日报》在北京设分部的时候,钱谦益就竞聘京师《中华日报》分部总
编。
这是十分重要的位置,必须李易亲自审批。李易看了钱谦益三个字,不由得抚掌大笑,笑得陆绍珩莫名其妙。
要说钱谦益有些文名不假,科考探花郎也很了不起。可是这样人多了,李易怎么会知道这个人?
其实李易知道这个人,不是这一世,而是后世。而且是因为钱谦益有一个名震后世的小妾。
这小妾遍数历代美女才女,绝对能列入最前列,那就是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柳如是的名字来源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自己起的名字,可见我见犹怜,自我感觉非常好。
一介妓女,美貌也就罢了,却精擅琴棋书画,更难得的是有一身傲骨。清军来了的时候,就拉着夫君礼部侍郎钱谦益,要一起投河自杀。结果钱谦益这个家伙就来了一句千古名言:“我不下去,水太凉。”
因为怕水凉就不自杀的典故,让钱谦益千古留名,当然留的是骂名。不过那是后世的事,这一世钱谦益还没发达呢,柳如是也在襁褓中。
李易绝不可能因为后世的事,责怪到这一世的钱谦益头上。既然陆绍珩极力推荐,李易也就准了这个申请。
今天陆绍珩可就后悔了,这城主府都没收到的消息,准不准啊?不论准还是不准,已经覆水难收了。
崔芸道:“钱谦益上任以来没有出过什么纰漏。估计
这一次是真得了司令的一手消息,急于抢新闻。陆总编,你们报社怎么传递消息的?为什么会比我们军方快?”
陆绍珩道:“这和李司令所处的位置有关。军方传递消息是从草原走锦州到营口下海,然后沿渤海黄海一路向南到上海。我们报纸是在草原上选最近的关隘直接进关,钱谦益在京师长袖善舞,早备下通关文书。军方快马到营口的时候,咱们的稿件已经在京师报社了。你们走海路需要十天八天,咱们带了报纸的底版和部分印刷好的报纸,沿运河一路快马,昼夜不歇,不需三天就能走两千多里到达上海,当然要快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