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警卫营的骁勇善战,还是洋鬼子的色
厉内荏,甚至李胜勇的飒爽英姿,都让他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他开始挥毫作画。各大报纸听说这个事,都蜂拥而来,开始堵住门买他的画。可程嘉燧闭门谢客,一心想把记忆里的场景再现出来。
程嘉燧零零散散画了许多幅画,最后决定:自己要画一副《清明上河图》一般的百米长卷,记录下上海市抵御外侮的精彩一瞬。这幅画必然会名垂青史,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一战!
沈足道听说这个事,立刻亲自登门。希望这百米长卷,作为正在建造的纪念馆镇馆之宝,留给世人瞻仰人民英雄的英姿。
两人一拍即合,沈足道立刻拿出一千两白银,作为润笔之资,被程嘉燧给痛骂一通。
程嘉燧认为: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大家过上好日子,靠的是开荒团保家卫国。自己再缺钱,也不能把人民英雄卖了!这就是自己献给英雄们的心意。
这一下,程嘉燧更出名了。不是后世那样,死后几百年出名,是在这个时代就出名了。
这百米长卷,在程嘉燧家里自然施展不开,沈足道就在商会里辟一画馆,并为程嘉燧购来最好的笔墨纸砚。
这样百米长卷,要长久保存供人观赏,这纸可就有说道了。
最好的画纸当然是宣纸,中国最好的宣纸在安徽,吸墨性、湿染性、柔韧性、持久性是安徽宣纸的特性。有一首诗,单说安徽宣纸好处:“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可见安徽宣纸不仅可以长久保存,还可以增值。
不过可以增值的是生宣,不是熟宣一类的纸。
宣纸分熟宣和生宣、半熟宣。熟宣保存时间短,时间长了就要褪色。只有这生宣,才能成为长久收藏作品的用纸。
可惜生宣不能生产出来马上用,需要存放一段时间,经过处理,才能使用。所以这生宣仅仅是纸,都是越存越值钱。
安徽最好宣纸产在泾县,泾县最好宣纸在曹家。曹家自唐朝起,以制作宣纸出名。历经千年传承,技艺更渐精湛。听说商会不惜重金,要购最好的宣纸,做百米画卷,记录上海这场战争。立刻献出珍藏的生宣,声明为民族添彩,分内之事,坚决分文不取。
曹家这次可是不惜血本,百米长卷,把家族好生宣的库存也掏个半空。不过能交好商会这些富豪,那是千值万值。普通人能买得起几幅纸,这些人才是消费的主力呢。有了这好名声,赚钱的日子在后面。
曹家兴高采烈,李汝华长吁短叹。他是亏钱的日子在眼前。
开荒团一力承担起这次大战所有民间损失,
这已经是一笔大开支了。更大的开支是海军的善后。
这一次海军伤亡惨重,抚恤金支出就是一笔天文数字。重建海军,更是一笔庞大支出。
好在葡萄牙人送来了二十八艘战舰,这可是这个世界,最先进的风帆战舰,造船厂师傅们检查后宣布:所有战舰在维修后,都能继续使用,这让他长舒一口气。这不仅是节省了重建海军的一大笔银子,而且上海海军彻底鸟枪换炮,哪个国家再想打上海的主意,也有了一战之力。
孙启铭一战成名,连升数级,接替李胜海的海军师长职务。直接由营长身份登上师长宝座。只是这师长前面多了“暂代”两个字。不过李胜仁已经向李易提出申请,请求批准这一任命。取消这两个字,不过是一个程序问题。
不过孙启铭这一提拔也并不突兀。毕竟警卫营营长高过普通营营长不是一格两格,就算比起普通的团长,地位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沈良离开黄浦军校,被调任城主府警卫营任营长。这对于沈良可是意外之喜。
沈良不到一年中,由一个普通黄浦军校学生,跨越多道门槛,成为警卫营营长。谁都知道,这背后有李易的影子。可是毕竟沈良也很争气,战绩斐然,让谁都说不出什么。
李有进则被提拔为第五军第一师副师长,同时兼任原来第一团团长职务。李有进很激动,他明白,自己只需再努力积累战功,师长宝座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他不知道的是,晋级师长的机会马上就会到来。朝鲜那个叫庆尚道的地方,正对他发出了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