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义边挣扎边骂:“靠前咋滴?炮弹不长眼睛,人也不长眼睛啊?”
警卫员道:“李师长能给咱炮火支援就不错,这距离太远,准头差点情有可原。再说,敌人冲得这样快,隔断的炮火只能离我们近些了。”
李胜义还喋喋不休:“什么准头差?就是公报私仇!流弹怎么不落别的地方,偏偏落我身边?看我一会儿不找他算账!”
这李胜义真是翻脸比翻书快,一转眼,李胜信的功劳都打了水漂了。
李胜信昨晚接到了李胜义的作战计划,就觉
得这河道是一个防守难点。
南北两路大军,都是有备而来,蒙古军撞上去就是以卵击石。
自己这边,李胜义下死命令必须守住,不能让乱军窜入移民区。自己也不能动。
通往河滩地,多数地方都是乱石嶙峋,根本不适合战马奔驰。或者河道坡度陡峭,战马下不去。可是莫日根扎营这一代,却有1000多米宽坦途。莫日根当时为了取水方便,才把大营驻扎在这里。
要趁敌人不备,冲上距离敌人大营仅仅三里的河岸,还要防守1000多米宽的一段河岸,这难度还真是有点大。
不过战争很少十拿九稳的时候,想彻底解决莫日根部,也只有拼死扎紧这个口袋了。
李胜信在望远镜里看到,李胜义的军旗,从河道里升起的时候,李胜信就吃了一惊。这李胜义当上司令了,怎么还是改不了冲锋在前的毛病?这要是
被大师兄知道了,恐怕又是一顿臭骂,说不定还挨点儿体罚。这个好,自己必须大公无私,找机会向大师兄汇报情况。
李胜信十分喜欢能看清远方的望远镜。
李易把他的部队临时调到南海,去进行海上练兵,恰好赶上了灭安南的一场战役,这让李胜信十分高兴。李易让他熟悉海上作战,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对日本作战的。南海舰队已经建立起来了,北洋舰队也必须建立起来。
李胜信稳重有大将风度,自然是北洋舰队司令的一个人选,必须多方位锻炼他。崔秀也明白人家李胜信是到他这里取经学习的,根本不会长在他的手下做个师长,对于调李胜信回营口,自然也没话说。
战斗一结束,李胜信只在上海略一停留,立刻赶回辽东,重新接防营口。因为他原来在营口驻防,对当地情况熟悉,协调俘虏安置和一些物资运回上海,真就非他莫属。所以他就失去了在上海过年的机
会。
在上海这短暂停留期间,李易给大家展示了神奇的望远镜。
虽然李易再三保证会在连以上军官普及这个东西,先送给大家每人一个做纪念。可是李胜信还是以自己马上离开上海为由,死磨硬泡,先拿走了五个单筒望远镜,五个双筒望远镜。现在李胜信使用的,就是他最喜欢的单筒望远镜。
李胜信发现了李胜义的危机。
他看到蒙古兵一窝蜂的冲了过去,
当蒙古军开始向李胜义冲锋的时候,李胜信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可坏了。
李胜义完全没有准备时间,迫击炮虽然就是几个简单部分,也不是几分钟能从马上卸下来,架好发射的,怎么办?
他和李胜义是一条大约2500米的直线,蒙古人正在中间。他不能飞过去帮助李胜义,可是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