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战旗镇宅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1735 字 9个月前

到了营口,把辽西卖与开荒团的事情和李胜信一说,李胜信思考了一下,觉得这话可信。

李胜信是一个稳重的人,思维缜密。他觉得这辽西对于大明来说,确实是鸡肋。卖了不稀奇。再说,大明又不是第一次出卖土地。什么事儿难的往往是第一次,有了第一次,以后不过是顺理成章。

杨辅和自己驻地近在咫尺,断不敢以这个事情诓骗自己。这如果不是真的,玩笑可开大了,就算自己不追究,大明皇帝也会拿了他杨辅的脑袋,以儆效尤。这不明摆着妖言惑众,叛国投敌嘛。

李易倾心打造的纯火器化部队,无往不利。逐渐的,这部队就养成了眼高于顶的习惯。无论李胜义还是李胜信,都没把蒙古当回事。至于说朵颜三卫,如何在燕王时代是个传奇,如何威震四方,这话吓唬吓唬大明还可以,可吓不住李胜信。

李胜信琢磨着,李胜义这小子去上海快活,自己也不能憋着不快活,这正好找点儿私活干。蒙古人知情识趣,就痛快滚蛋,不知好歹,自己就打他个流水落花春去也,也过个热闹年。

他现在已经有了两万八千战士,当下留下一万三千人镇守营口。营口是战略要冲,各种战略物资集散地。可不容有失。

他自己亲自带领一万五千人马,浩浩荡荡杀向锦州。

至于蒙古人有六万人马,自己才一万五千人,他一点儿没往心里去。当年李胜义进辽东,就几千人,还不是打得后金一路逃窜,攻城拔寨,逼迫后金签订城下之盟?自己现在带这么多人去,已经相当给蒙古人面子了。现在武器装备越来越好了,难不成还回陷了不成?

至于南路北路,蒙古人还有许多人马虎视在旁,他也不在意。你蒙古人有援军,咱辽东也不是俺一个。北面李胜义,西面青山鹰城,都有咱的兄弟。要打就打,怕你个鸟。

李胜信先打发杨辅回去,送给杨辅多面开荒团大旗,告诉他这是镇宅之宝,竖在城头,蒙古人再敢打你,那就是打开荒团了,我就去给他好看。

发兵前想了想,又打发个几个人扛着开荒团大旗,先去和蒙古人说一声:这锦州现在是开荒团李胜信罩着的,你们不认识我不打紧,敢蹬鼻子上脸,俺去了就打得你妈都不认识你。

自古以来先礼后兵,咱李胜信可是个文

明人,丑话说在前面。不能让你糊里糊涂的死,怎么着也得死个明白不是?

李胜信是不急不慌,锦州官兵可急得慌。

蒙古人一夜之间,兵临城下,锦州官兵真是诚惶诚恐。都盼着杨大人快些回来,带来援兵。蒙古人的凶悍哪个不知?

结果杨辅回来后,援兵一个不见,就带回一些战旗。

锦州士卒就有些惶恐疑惑:这开荒团是好使不假,开荒团的战旗难道也好使?这杨大人平时才智过人,今天办事咋感觉有点儿不靠谱呢?这和进庙请个观音像回来镇宅有啥区别?这玩意儿顶用吗?别就是个心理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