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当即叩谢皇恩,平日里要人搀扶才能走动的老腿焕发了生机,送人的太监几乎追赶不上,眼看着就跑没影了。
他要第一个向孟相提出这个建议!
数日之后的朝堂,便有人提议,大公主何来“惑星”之身,不可泯然闺阁,当挺身而出,为朝分忧!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王契尚未说什么,站在后排的某位武将站出来道:“臣以为,大公主虽为女子,却勤勉好学,手不释卷,更曾在中州试上战至最后一场,实在不逊男儿!”
此人姓冯,乃冯若云之父。
武将表态,叫某些人十分意外,在他们的计划中,只有文臣开口便足够了。不过这意外的助力十分恰到好处,省了他们的事了。
当下便有几位低阶文臣出列表示赞同,随即便招来一片反对之声,众臣在堂上吵嚷成一片,王契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随后多日,就大公主是否参与辅政之事,成了政事议完后到退朝前活跃气氛的必备口水仗,而十分明显的,反对派越来越少,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弱……
这其中除了朝上的辩论,更多是臣子们私下的交流,毕竟,何来再不济,至少是姓王的,只要能把姓贺兰的挤走,怎么都好说。这样一想,反对派也慢慢接受了。
新帝继位数月后,群臣达成一致意见,推举大公主何来入朝听政,王契准了。
公主府。
驸马孟宁作陪,客人必然是有来头的。外头都说公主要入朝,正式的任免还没有下来,不宜高调大宴宾客,是以今日的客人便铁定是亲近之人!
府中下人们也是很有眼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