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件事,也实在是没办法去追根溯源,因为如果吴将军的尸首抢回来了,还可以检验一下,现在什么都没有,你也无从验起。但是这件事情,毕竟不是一个小事情。
对于明军来说,阵亡一千名士兵,不如阵亡一名从二品的将官事情大。因为只要有足够的钱粮,士兵是随时可以招募的,而将军则并不是速成的。
而且,吴三桂这个将军,除了自己的本事能够算得上过硬之外,他的家庭也是很能够拿得出来的,我们在前面也算是着重的介绍过的。他的父亲是吴襄。
吴襄,现在的官职是总兵。大致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是个正二品的官职。看官就说了,看来他家老爷子混的也不怎么样嘛。吴三桂本人刚刚过了二十岁,就是从二品的副将。而且当参将的时候,就在京城的左军都督府行走。
其实这并不是说吴襄没有儿子混的好,说实在的,如果没有一个这样牛的老子,吴三桂就算本人再牛,
也不一定就升迁的这样之快。所以说,不仅看爹,也得看自己。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有一个好爹奠定了吴三桂的仕途基础,而且一直以来,在吴三桂的大哥吴三凤不成器的前提下,吴三桂是吴襄唯一的希望。
现在,这个最后希望打破了,吴三桂的阵亡。一下子让事情来了一个大转弯。饶安甚至想到,吴襄肯定会悲痛欲绝,接下来的就是顺理成章的兴师问罪了。
当然了,吴襄也是一只老狐狸,他肯定不会直接找到饶安说,饶安,我儿子跟着你出来,现在我儿子死了,你也必须死。这不是吴总兵的风格。
他接下来的行为,肯定是鼓动朝中的御史言官们去参奏饶安,说饶安在洛阳期间,收受贿赂,贪污军饷之类的喝兵血行为。如果这个还不算是解恨的话,很可能会派出一批刺客。
明枪可躲,暗箭难防。想到这里的时候,饶安打了一个哆嗦,他并不是怕吴襄的报复,他只是觉得这件事肯定是背后有所蹊跷的。但是吴三桂的尸首都没有
了,你如果想查的话,从哪里查起,怎么查才是个查法呢。
现在唯一的说由,就是厚加吴三桂身后之荣,这样才能够部分的平息辽东系关宁军的一些无名怒火。他安抚了赵大荣,说这是胜败兵家常事。然后告诉帐下的将官们。
放炮升帐,我要给吴将军举哀。三声炮响之后,聚将鼓也想起来了。众位千总以上的军官都来到了中军大帐之中。
饶安环视了一下帐中的将佐们,说到,:“想必你们已经有耳闻今天本将叫你们来的目的了。”
顿了下,见是没有人答话,现在的大帐中,气氛着实是很紧张,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说话,安静的就是掉下一根针也能够听得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