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本就和赵大荣互相看着不对付,饶安做出了这样一个安排,两人都心里不痛快,一个心说,我用得着他来救我。一个心说,这样的人死去也罢了。
简而言之,反正两人出去的时候都是一肚子的火气。赵大荣心说你还给他三千精兵,不如让他就这么自生自灭就得了。
吴三桂出去点齐了三千人马,分了一千人给了赵大荣,然后就杀出了城去。可以说,这一千人马是幸运的,因为和吴三桂出去的两千人,大部分没有能够逃出生天。
我们说了这么久,从来没有说过李自成本人的武力值如何,这里要简单的交代一下,李自成的武力值,应该是不错的。他出身银川驿站的驿卒,以养马为工作,对于战马的熟悉程度。已经非同寻常。
所以他擅长骑兵作战,也是一个战场上的宿将了。这一次,吴三桂丝毫都没有搭理周围阻拦他的大顺军士兵们,他一直在冲击的是李自成的中军!
准备数万军中取主帅之首,当年张必先也这样干过,只是他遇到了常遇春而没干成功。而吴三桂一行似乎很顺利,直接就来了个斜穿直插,和李自成来了个王见王。
说实在的,李自成对于吴三桂这个名字,还是有几分忌惮的,吴三桂的名声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而并不是完全依靠他的父亲吴襄。如果只靠吴襄当官的话,他完全可以做一个文职恩荫的官职。
但是人既然已经到了眼前了,自然还是要招架的,两个人就在马前,你来我往,反复的交锋。打到二三十个回合的时候,李自成心说,吴三桂名下不虚。
看样子如果想用寻常的招数胜过他,也是难上加难了。既然如此的话,不如我就来一招阴损的吧,我来一个拖刀计。
什么是拖刀计呢,常听评书三国演义的,大概有所了解。诈败而走,等待敌人追上来的时候,趁其不备,一下子把他砍杀。这就是拖刀计。
李自成虚晃一下,拨马就往下败走。吴三桂大喊,:“李自成,你想用拖刀计,我偏就不怕,就要追你!”。李自成在前面跑,吴三桂就在后面追。追着追着,就觉得不太对劲,心口窝一阵发甜,嗓子一阵发咸,一口鲜血喷出来,当场栽倒在马下。
当时不仅是李自成楞了,两军阵前基本上全都楞了。李自成心说不带这么玩的,你这是算人。我还没怎么着了,你先给我来了这么一手,你这么干不道德。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这么许多了。明军深入了大顺军的腹地,本来士气大盛的时候,忽然先锋落马身死。大顺军瞬间就勇气爆表了。
虽然明军也进行了殊死的搏斗,虽然赵大荣也看到情况后拼死来救,战斗的结果仍然是不利的。或者逃回城内的士兵已经不足千人。吴三桂的尸体都没有能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