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难经考验

不过,这都是一种太崇高的思想境界。刚才我们说

过了,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在一个普通人,面对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金钱的时候,他能不能经受住这个考验,这个也不好说。

也许,张文青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他是军功出身,正经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功名。从最早的九夫长,靠着边界立功,熬资历,慢慢的升到了参将,并赏从二品职衔,做了福藩护卫部队的统领。

应该说,一个武将,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也应该知足了。文官是好熬的,如果不犯错误,进士出身的文官,踏实的混日子,到老怎么也能混个三品的前程。

但是武职就不一样了,武职的晋升,不仅仅是靠熬资历,还得拼命。很有可能就会在一次短兵相接中被干掉。所以,如果不是天生就嗜杀或者实在是没有办法的话,谁也不愿意做武官的。

有人说了,武官不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吗,不是经常有人吟诵说,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吗。怎么会是一个不吃香的职业呢。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还记得,如果有人很郁闷的被发配了,一定是刺配到什么地方,去军前效力之类的。

而且尤其是在宋代以来,对于这样的情况,那是相当的有歧视感,君不见,对于林冲同志和武松同志,那是一口一个贼配军。说实在的,武将的地方,着实不像是现在这样保家卫国的角色。

不过,有枪就是草头王,手里只要是有直属部队,腰杆子就硬气,秀才遇见兵,不是有理说不清,而是没必要说理。要是能和秀才讲理,还有必要去当兵?直接也去考秀才就好了。

张文青小时候,家境很苦,没有前读书,才去当兵。就算是现在,升到了从二品的高级武官,也没有从当年的苦日子里缓过来。

从二品武职,每年的俸禄银子,大概只有一百四十两左右。虽然武将没有什么太大的花销。一年的年俸也能够存下个三分之一左右,但毕竟说实在的。有那么大的级别,没那么大的花销,也是一个不是十分痛快的事情。

有时候,一个人的好坏和一个西瓜的好坏,都需要敲打一下才知道。是金子的话,在炉子里也不会被熔化。如果你本来就不是金子的话,那么就不要接触高

温。

现在的张文青,再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也没有了任何的退路,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计划下一步如何去行动!

他只能告诉朱由崧:“世子,您先回去,容末将计划一番,那时再做计较。”

朱由崧满意的走了,而张文青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