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赏赐不可谓不厚了,兵备道是五品文官,属于厅级了,一个七品武官,变成了正五品的文官,而
且专门是负责练兵的。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现在这样以来,一切都应该名正言顺了。
按理说,现在就应该磕头谢恩拉倒了,但是此刻他却做出了一个相当出格的举动,他跪下磕头说,:“谢皇上恩赏,但是饶安不敢受赏”。
崇祯愣住了,还有不愿意升官的,虽然我这江山现在不是那么牢固,升你的官,你至少能涨工资吧。我再怎么着,这段也没有拖欠你们的工资啊,这是怎么个情况,抓紧问问,“爱卿这是何故?平身回话。”
饶安依然叩头,说道:“皇上可还记得卢象升卢大人?卢大人率领天雄军五千疲敝之军,迎击数万清军,斩首级七千人,最终因为武器火炮耗尽,不得后援助,最终壮烈为国捐躯。然而臣听说,竟然有无良言官,污蔑卢大人并未殉国而是降清了。岂不是大缪,
卢大人自知府任上,自募兵勇万人来京助战,此后在宣大总督,五省总督任上,抗御外敌,斩杀流贼,都是建有殊勋的,这样的人,怎会降敌,皇上如果听信了谗言,不加抚恤,岂不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如果军队离心离德,大明的江山,恐怕有不忍言之事。”
在一旁文官之首站立的杨嗣昌听了这些话,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很是不是滋味。因为卢象升战死之前,调走精锐部队,只留五千残军的事情,是他和高起潜合谋干的。卢象升战死之后,不发抚恤,也同样是这两个人的主意。所以当饶安提到这些的时候,杨嗣昌表现的相当不自然。
不过他还算是一朝的阁老,还应该保持着应该有的度量和修养,没有站出来说话。但是高起潜忍不住了,他跳出来大声呵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国家大事岂容得你来说话,来呀,殿前武士,把这个人架出去!”。
两名膀大腰圆的校尉过来要执行命令,这个时候饶安站起来说,:“不必费事,我自己会走,白日不照吾精诚,皇上,饶安跟您告退了”。
很明显,架出去的意思,就是拉倒殿外处决,这是暗语,但是基本上混朝廷的人是都知道的,皇帝本人也知道。当然,饶安也知道,这是他读了太多杂书的缘故。
不过此刻崇祯皇帝的心头有些不爽,他发现自己作为皇帝还稳稳当当的坐着没有说话,一个太监竟然敢超越自己发号施令,如果这个开端形成了惯例,那还了得。他迅速的呵斥道:“停,你们都给朕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