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士兵举着书信道:“陕城急信,请王将军过目。”
一句话说完,他似乎紧憋着的一口气便突然松了,然后腿也突然软了下来,一下子倒在旁边的士兵身上。
王猛问道:“他这是怎么了?”
那搀扶着他的士兵道:“许是一直赶路,给累成这样的。”
王猛闻言,不禁感叹了一声,说道:“那快扶他前去歇息,备下些吃食,等他醒了好用。”
那士兵将信递给李化,然后便搀扶着他走了下去。
李化将信递给王猛,王猛拆开,仔细的看了一看,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见王猛将信放下,而脸色变得有些许沉重,梁成不禁望向了李化,想要问一问王猛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脸色大变。
李化虽然了解王猛,但也不知这信中到底写了什么,能让他神色突然变成这样。
李化问道:“师弟这是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王猛将放在手边的信推给李化道:“师兄请看。”
李化看完之后,似乎已经明白了王猛脸色为什么突变,他望了望梁成,又望了望王猛,只见王猛微微点头,他便将信也交给了梁成。
待梁成也看过了之后,李化才问道:“就以邓将军所写书信与这城防图来看,此计确实可以一试,不知师弟心中是何想法?”
王猛道:“若是如今燕人有意插手,自然当速战速决,邓将军的提议自然是好的。但是现在看来,燕人似无意西争,那么如此急于攻城,便显得没有那么必要了。
更何况,明明可以不伤一兵一卒便能拿下陕城,为何非要强攻坚城,徒损我军将士性命呢!”
李化闻言,便不再说话,王猛的心思他已经明白了,在他看来,与其牺牲数千甚至上万士兵的性命攻城,还不如多花些时间围城,待到城中粮尽之时
,再一举破城,少牺牲一点将士。
梁成坐在一旁,似乎在思考着些什么,一直没有说话,王猛道:“梁将军,你以为呢?”
王猛虽然与梁平老平辈论交,但其实比梁成大不了多少,与梁成也算是亦兄亦师的关系,两人经过这几日的交谈,觉得梁成心中还是很有些不一样的见解的,故而才有此一问。
梁成道:“将军昔将士之命,邓将军重破敌之机,其实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要分时机来选择到底该选哪一种。诚如将军所言,陕城无燕人之助,终将为我所破,且寒冬将至,实不利于战,围城待其困蹙,自是首选。
但苻廋城中之军丝毫未伤,其未必愿束手就擒,若其做困兽之斗,率军突围,奔燕国而去,则邓将军之计又当先取。
末将此时尚不知该如何定夺。”
王猛笑道:“梁将军数言,可谓是说得透彻。现在定夺,实在还为时尚早,等到了陕城之后再议最好。”
说着,王猛对李化道:“烦请师兄取笔墨纸砚来,我写一封回信,派人送去陕城大营。”
很快,李化便取来纸笔,只见王猛提笔写到:“信到三日之后,我将帅大军赶至陕城,一切事宜,待合军之后再议。”然后落上他的名字。
写完,将纸折叠起来,放入信封,对着门外大声道:“来人。”
话音刚落,门外便进来一人,行礼道:“小的在,将军有何吩咐。”
王猛上前两步,将信交到他的手上,说道:“立即快马送到陕城大营,交与邓将军。”
那士兵接过书信,道一声是,便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很快,便听到一阵马蹄声想起,信已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