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纷争(21)
寿春之战的开始不过是一个序幕,
三线战事的开展才是最真实的情况,寿春开始对峙的时候,
周瑜率领的荆楚军团,也慢慢的开始向许昌方向逼近,
而在许昌坐镇的除了荀彧这个文官魁首之外,另一个则是被曹操调任过来的于禁,比起曹仁,于禁是一个更加均衡的将领,他善于守备,但在进攻上也是有着优秀的战术造诣。
官渡之战的时候,他面对袁绍军的围攻,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兵力,不仅坚守住了阵地,同时
还打了几次不错的反击战,让袁军吃了不小的亏。这让本来就是曹操得力将领的于禁更加受到曹操的信任,更是引以为心腹,授予重任。
于禁星夜兼程来到许昌,他知道想要保守许昌,那就一定要和许昌的代表人物荀彧荀令君做好交流,相互合作才能成事,
毕竟荀彧洁身自好,一般都是在许做着萧何一样的工作,也不结党交际,所以军中的将领大多敬畏荀彧,但是跟他相熟的人却不多,唯有徐晃能和他说上几句话。
不过于禁真的和荀彧深入谈论的时候的,倒是发现荀彧其实也没有听说中的那么不近人情,荀彧和他见面一上来反而称赞了他几句,说他是军中名将,
于禁下意识认为不过是荀彧的溢美之词,不过接下来于禁侃侃而谈说出了于禁的优劣,把于禁听的有些发愣,这荀彧感觉比他自己还要了解他,所以他也不敢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老老实实的说明了来意。
“荀令君,如今孙策大军进犯中原,目标直驱许昌,令君可有建议教我?”
“我并非是知兵之人,不敢说建议与否。倒不如将军说一说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您的应对之策是什么呢?”
荀彧不过是随口一问,但是于禁却觉得这是荀彧在考校他,所以也是严肃起来,开始认真的解释。
“兵力有限,所以我自然不会和孙策死
磕,从襄阳而来的多是刘表手下降卒,虽说经过了多年训练,但是战斗力肯定是没有江东的士卒强大,所以说真论压力我这里是没有寿春压力大的。”
“压力不大?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是认为可以轻视吗?”
“我绝对没有轻视任何人的意思,我经历大小战役这么多场,怎么会轻视敌人。我想表达的是我们有一战之力罢了,而不是过于悲观。毕竟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似乎抵挡不住孙策军的攻势。”
“那依你的意思是认为一切大有可为就是了?”
“完全可以一战,为何要认输?除非真的兵败,再考虑投降也不迟。”
于禁摸了摸鼻子,荀彧倒是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