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杂谈:人物+剧情梳理

杂谈:人物+剧情梳理

这篇文章是一些杂谈,梳理一下我文中的剧情脉络,算是一个总结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

这也是主角穿越过来成为的人,继承了十八岁孙策的身份,开始为了心中的霸业努力奋斗,

那十八岁的孙策历史上是在做什么呢?

1.在这里我先说一件事情,孙策十七岁的时候,孙坚因攻打荆州而被荆州牧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将父亲孙坚葬在曲阿后,孙策一家举家迁到江都

。十七岁就死了父亲,这实在是有些凄惨。然后孙坚的旧部那时候也全部被袁术吞并。

孙策在守孝结束后,孙策到寿春找袁术准备讨回之前其父孙坚的旧部建功立业及为父报仇。袁术听其言语,察其举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过人之处。但要马上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让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于是袁术就说:“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

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

2.这里其实说白了袁术还是嫌弃孙策这个毛头小子,所以想让他出去碰壁,然后回来求自己。

因为徐州牧陶谦非常忌惮孙策,而现在孙策的舅父吴景任丹杨太守,于是孙策就带着母亲迁居曲阿,与吕范、孙河一起投靠吴景,并依赖吴景召募到了数百人。后来讨伐泾县山贼祖郎,把祖郎打跑了。

孙策带着数百人去投奔袁术。袁术这才将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关东,在寿春听说了孙策的名声,然后征召孙策,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这也是孙策的第一个官,我小说里也曾暗示过。

袁术麾下的大将桥蕤、张勋等都倾心敬重孙策。就连袁术也常叹息说:“如果我袁术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也可瞑目无憾了。这就是最为著名的袁术

“爸爸梗”,他是三国所有人的爸爸。

不过袁术为人反复无常,往往言而无信,他曾许诺让孙策任九江太守,过后却改用自己的亲信,丹阳人陈纪担任此职,孙策对此很失望。后来,袁术准备攻打徐州,向庐江太守陆康索求三万斛军粮,陆康不给,袁术大怒。

孙策以前在舒县时曾去拜访过陆康,陆康看不起孙策,只让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来相见,

为此,孙策怀恨在心。袁术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并且允诺说:“之前我错用陈纪,经常后悔自己用错人了。如果这次你能抓获陆康,庐江郡就真正属于你所有了。”孙策奉命出击,拿下了庐江郡。可袁术却任用他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这让孙策对袁术更为失望。

3.上面的这两个小故事就是剧情的开始,孙策攻下了庐江,并且俘虏了陆康,而穿越的原因是

因为孙策在攻打九江受伤后魂穿了。但是作为穿越者,所以孙策耐心接受了这个结果,而是立刻开始谋划下江东。

刘繇担任扬州刺史,扬州过去的治所是寿春,而寿春已被袁术占领,刘繇便在孙策的舅父吴景和堂兄孙贲的协助下南渡长江,在曲阿设立了治所。这次孙策攻打庐江,刘繇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吴景、孙贲是袁术任命的,他们又是孙策的自己人,担心

他们与袁术、孙策联手吞并自己,于是就用武力逼赶他们,吴景和孙贲只好退往历阳,刘繇派部下樊能、于麋驻扎在横江津,让张英驻扎在当利口,来与袁术对抗。

4.这个故事是介绍了一下当时的情况,为啥孙策能这么大摇大摆的下江东,那是因为袁术太废物,一直拿不刘繇,所以孙策主动请缨然后他就答应了。

吴郡都尉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过去曾任孙坚的校尉,太傅马日磾在寿春的时候,任命朱治为副官,后又被任为吴郡都尉。他发现袁术政德不立,就劝说孙策趁机收取江东。于是孙策就去见袁术。孙策对袁术说:“我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我愿带兵去帮助舅父征伐横江。横江攻克之后,我还可在当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万人。那时,我再率领他们助您平定天下,谋成大业。”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不

满,但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只给他配备一千多的士卒及相应的军需品,战马几十匹,宾客中愿意跟随者几百人。

5.这是历史上孙策向袁术借兵的理由,但是因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所以大家更加喜欢的是玉玺借兵的剧情,所以我也写的是玉玺借兵,表达出

袁术对权力的渴望。

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奔孙策,等到了吴景的驻地历阳时,孙策的兵众已发展到五、六千人。孙策的母亲已先从曲阿迁来历阳,孙策又将母亲迁往阜陵居住。然后渡江转战,所向势若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而且军令很严整,百姓们都依附他。孙策为人喜好修饰外表,善于谈笑,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对待他,没有不

尽心尽力的,都愿意效死于他。

6.一路所向披靡,不断有人加入,这看起来似乎是龙傲天一样的剧情,但是一切其实没有那么简单,那是因为孙策从下就开始培养名声,不断结交名声,不然那些小说中突然出现的名将名臣,难道是从天而降的?都是孙策早早招揽的。

7.小说为了增加趣味性,我特意弄出了一个孙策包围网的剧情,刘繇,袁术,黄祖三家绞杀孙

策,但是一一被破解,那么历史上是否会有这回事?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上的孙策就是一路平推,一点压力都没有啊。

孙策从历阳渡江,打败了刘繇。刘繇放弃丹徒西逃。于是孙策令朱治从钱塘进攻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抵抗朱治,朱治大败许贡,许贡逃走依附山贼严白虎,朱治于是代理吴郡太守的职责。

孙策进攻会稽。王朗败溃后投降,于是会

稽平定。占据会稽后,孙策将原有长吏全部更换,自己兼任会稽太守,又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另置庐陵郡,以孙贲弟弟孙辅为庐陵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人张昭、广陵人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士。同年,孙策派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拿着孙策的奏章拜谒许都朝廷,并向朝廷进贡礼物。

8.一路平推,遇不到抵抗,但是小说中不

能这么写,所以我就把太史慈许贡,严白虎等人加强,给孙策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等到这三家全部灭了以后,孙策已经俨然是江东之主。

袁术占有传国玉玺正式僭越称帝,孙策给袁术写信,劝其不可,袁术不听所劝,两人于是绝交不再有往来。同年,曹操派议郎王誧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孙策,任命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并命他与吕布、陈瑀等一起讨伐袁术。孙策

觉得自己统领这么多兵马,骑都尉的职务有点低了,想得到个将军的封号。于是派人向王浦透露了这个意思,王浦当即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权代明汉将军。

9.写孙策,袁术的剧情是躲不过,这位伪帝的故事一定会浓墨重彩,孙策和袁术绝交,同时曹操也来交好,文中的孙策此时也是乘机向曹操要了一个将军的职位。

陈瑀军驻海西,孙策按诏书要求,整顿兵马,要去与吕布、陈瑀会面,谋划军机,参同形势。但他率军走到钱塘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原来陈瑀想要乘机夺取孙策的地盘。他派人秘密渡江,拿着三十多个印信给丹杨、宣城、泾县、陵阳、始安、黟县、歙县等地的大帅祖郎、焦已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让他们作内应,等孙策的部队一开拔,马上攻取他的郡县。孙策发现这一阴谋,大怒,派吕范、徐逸统兵直

扑海西,大破陈瑀,俘获他的将士、妻儿等共四千多人。陈瑀往北逃奔袁绍。

9.这就是文中徐州陈家谋划孙策故事的原型,为了引出陈登父子,所以用此人做了一个挑板,把这个故事大书特书了一番。

孙策派徐琨赶走袁术所派的丹阳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东各地,迎接刚从袁术处回来的吴景担任丹阳太守,之后孙策亲自进攻丹阳泾县以西。他先进

击陵阳,擒获祖郎,又进击勇里,擒获自封丹阳太守的太史慈。孙策平定丹阳回师吴郡后,拜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授祖郎为门下贼曹。这时,袁术之前任命的周瑜为居巢长,鲁肃为东郡长,但二人知袁术难成大器,在孙策平定丹阳时相继弃官渡江来投奔孙策,孙策亲往迎接周瑜,拜建威中郎将,当即给周瑜增兵二千人,马五十匹。又给周瑜鼓吹等军用乐队,兴建府院住处,所赠赐的东西在军中无人能比。同年,

孙策又向汉廷贡献礼物,规模是建安元年的两倍。汉廷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