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伸手指地图:“沿着宛城向上,西出
武关,可得弘农,到时候长安洛阳皆在兵峰所向,为何不可?”
这番话倒是把孙策说愣住了,因为这是他一直提到的战术设想,只是一直没有实施,但是现在却被杨修直接说了出来,怎么能不惊讶。但是他脸上则是面色不变:“这个计划说的简单,实施起来可不容易,你可不要异想天开了。”
杨修则是非常的有信心:“确实不容易,但并不是不可能,一旦大功告成,以后的路途都是一马平川。而且因为不容易,防范的可能性也很低,这同时也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看着有些激动的杨修,孙策说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不明白,你为何这么上心?说起来,你现在还是天子的亲信,我再细说你也算是曹操的臣下,你这么折腾究竟为了什么?”
杨修呵呵一笑说出了自己的解释:“这天子真的是天子?这司空真的是司空?北方还有袁熙存在,说不定中原都要保不住,既然如此我自然要提前为
家族考虑,找好后路。”
孙策疑惑:“那为何不去找袁熙,而是来找我,我寻思袁熙的麾下才最适合你们啊,,你们这些世家我可是和你们相看两厌的。”
杨修答道:“就是因为吴侯对世家的态度,所以我才会选择支持的态度,您讨厌世家飞扬跋扈,但是您也不会让世家死光,最后就是收拢听话的。弄死不听话的,那么一切的秩序就等于重新开始了,去河北还要和那些大世家互相争夺,我何必了,不如来到吴侯麾下,大家同水准下我自己争取不好吗?”
短短几句话,却把一些事情说的非常通透,孙策不由得苦笑起来。
“你知道吗?杨修,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会死了,你太聪明了。”
杨修有些莫名其妙,怎么自己突然就死了,他却不知道孙策是想起了曹操杀杨修的事情,感慨了一句。
“我可以答应你的条件,但是你要有投名状
给我,我要你的亲笔书信,加上你父亲的印章盖印,缺一不可。”
杨修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可以,不过我也希望吴侯可以给我一个投名状。”
孙策似笑非笑:“你和我谈条件?”
杨修摇头:“不敢,只不过是写封信,表明吴侯父亲文台公以前和家父私交甚好就行了。”
孙策想了一下还真没明白这其中有什么含义,但是如果这都不答应也确实不太给面子,最后也只能点头答应。
“几日后我会再来拜访吴侯,到时候我会把书信一起带来。”
杨修长揖到底。“那么此间事了,在下告辞了。”
孙策摆摆手:“去吧。去吧。把你聪明的锋芒遮掩一点,小心把自己弄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