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曹司空的威势(下)

贾诩直接打断了他:“我曾经做过一些错误的事情,造成了很大的后果,我现在不想再掺和进任何的麻烦事。”

“你也不要拉我下水好吗?”

董承皱了皱眉:“”“可是…”

“没有可是,董承,我劝你一句,最近低调一些。”

“然后,不要再来找我了,我们的牵扯到此为止了。”

贾诩说的斩钉截铁,董承也是不好再开口,他站起身:

“如果没有你从中调停,这里的文武百官有很多人可能都要死在李傕郭汜的手里。”

“所以,你不必自责。”

说完这句话,董承告辞离开。

贾诩则是脑袋后仰,呼出了一口气:“那还不是因为事情是我弄出来的吗?”

那是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因为王允的美人计,董卓被吕布所杀,

西凉军成了一团散沙,大权在握的王允下令要将所有西凉士卒所有和董卓牵扯的人全部诛杀,

就连大儒蔡邕也没有幸免。

在这种惶恐的情况下,董卓的两个得力大将李傕郭汜就想逃回西凉,

而那个时候的贾诩,对于王允这种一刀切的态度,以及吕布的背叛大为不满,再加上自己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

所以他劝说了李傕郭汜,集结兵力攻打长安,打得过最好,打不过再跑。

结果打得过了,长安被攻下,王允被诛了三族,吕布出逃。

但是后来的事情就和贾诩预料的不一样了,

李傕郭汜入了长安,行驶暴政比董卓更甚,

贾诩居中斡旋也是劳心累力,他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行为。

等到献帝出逃,贾诩也是暗地里做了些准备帮助他,最后他自己也找了个理由离开长安,去投奔了张绣。

时至今日,贾诩依然对自己的行为心怀歉疚,所以做事都是非常低调,

只有荀彧让他帮忙指点刘备的时候,他才说了几句。

而关于董承的事情,贾诩怎么会不清楚什么事情,

只是他心里跟明镜一样,这是以卵击石的事情,他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他也不会去劝阻董承。

因为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意义,你董承要做汉室的忠臣,那就去做。

我贾诩只想做一只明哲保身的孤狼,

人各有志,何必强求啊。

——